今天和大家分享10個高效閱讀習慣,希望對大家的閱讀有所幫助。
1. 出門帶iPad/Kindle/紙質書,Apple AirPods(或同類無線耳機)。
哪怕是讀上、聽上兩分鐘,那也是學習,通過這個行為養成隨時隨地都能進入專注狀態的能力和習慣。
2. 用三色筆做筆記,讀書順便學英文。
筆記主要分為三個方面:想學的詞、想記住的話,想說的話(總結/評論/聯想),通過筆記把書讀成自己的。
3. 讀電子書時,檢索眼熟的詞。
例如讀1984時,我注意到dingy這個詞反復出現,利用搜索功能發現全書共出現了6次。通過搜索我們可以在不同語境學習同一個詞,并且掌握作者的高頻詞匯
4. 讀中文的時候想想英文怎么說。
例如讀《好的孤獨》時,我會想西西弗斯的英文是什么?如何用英文介紹西西弗斯?
5. 把學到的分享到社交媒體上。
編輯和分享內容的過程就是在梳理已學知識,分享給它人也會產生“幸福感”,這種幸福感可以轉化為我們繼續學習和分享的動力。
6. 合適的時候講給別人聽,和別人討論。
“教”是最好的學。例如我每天都晨讀英文、每周都盡量參加Toastmasters,通過這些機會把學到的內容和表達用出來。
7. 衛生間里放本書。
可以是一本詞典,一份報紙,一本書。可以把自己想背下來的一段話打印出來貼在衛生間的墻上,尿尿的功夫也能漲姿勢。
8. 看到別人推薦一本書,也去讀一讀。
一個成熟的閱讀者需要摒棄“好書” “壞書”的分類。因為如果閱讀可以帶給你一個新知識、新點子,那這就是一本值得讀的書——至于具體怎么讀、花多長時間讀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讀一讀你欣賞的人寫書,你欣賞的人推薦的書,離你欣賞的人更進一步。
9. 允許自己讀不懂、讀不完。
閱讀目的不是讀完,然后可以發朋友圈,在今年的閱讀數量上+1。閱讀主要有兩個作用,娛樂消遣和解決問題,如果我們可以通過閱讀獲得了愉悅或者解決的問題,這就應該是成功的閱讀。
有的書全書都是在講一個理念,解決一個問題,例如Simon Sinek的Start with Why,并不需要讀完就可以了解到他的核心思想。有的書在不同年齡和階段讀會有不同的想法,“讀懂”不應該是結果,而是過程。
10. 少看“如何閱讀”類的指南。
關于如何閱讀,有時間的話精讀Mortimer J. Adler和Charles Van Doren合著的經典How to Read a Book,建議讀英文版。
沒時間的話精讀Paul N. Edwards的How to Read a Book,地址在這里https://pne.people.si.umich.edu/PDF/howtoread.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