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好多公眾號都報道了一家在紐約爆紅的煎餅果子店,朋友圈一度出現了刷屏事態。
煎餅攤不大也不豪華,但是店外大排長龍,熱度不亞于上海的喜茶和1點點。(有人在爭這個到底是煎餅果子、雜糧煎餅還是手抓餅,不過這個不重要啦)
就是這家老金煎餅:
前來嘗鮮的老外一個個陸續入坑,迅速拜倒在這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之下,煎餅果子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取代了墨西哥卷餅(taco)在紐約的地位:
視頻位置
簡直就是,咬一口今夜無眠,咬兩口杠上開花,如果哪天煎餅果子店關門,那就是世界末日。
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煎餅果子這種在國內幾塊錢就能搞定的路邊土產,在美國居然賣到了百元以上!
這簡直,中國人隨便到國外抖抖勺子就是黃金萬兩的節奏。
所以啊,你下次再去南京夫子廟、成都寬窄巷子、復旦暗料一條街的時候,可千萬別別瞧不起路邊擺攤賣煎餅果子的,人家很有可能有好幾套房子!
咳咳,別談房子這種傷心事,我們繼續來說煎餅果子。
雖然新聞里的這家是老外開的,不過仔細一查發現的確有中國人跑到紐約做煎餅果子的生意,而且還是90后。
這真的是要徹底顛覆國內小白領們的三觀,自己十年寒窗換到一個白領崗位,每天朝九晚也九地坐在辦公室忙成狗,每個月的薪水卻還不夠花;
而人家已經靠一家煎餅果子店走上了人生巔峰。
日!入!過!萬!
過萬啊!各位朋友!
這到底是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
其實也不能說不公平啦,人家是贏在了商業頭腦上。不管什么技能,即使看起來再怎么低端,只要是到了有需求的地方就會變得值錢。
所以,今天進行了深刻的自我反省,發現中國人的好多技能都可以在國外悶聲發大財。
下面就給大家來盤點一下:
財路1:
Chinese Homemade Braised Chicken
中華古法黃燜雞
以前在學校,中飯和晚飯想不出吃什么就吃黃燜雞,早餐想不出吃什么就吃煎餅果子。
既然煎餅果子能在國外火上天,那黃燜雞米飯不火簡直天理難容!(話說英語君的確有個同學在米蘭下海賣黃燜雞了。嗯?好像講過?)
強烈建議根據美國人的口味進行改良和創新,比如在感恩節推出個“黃燜火雞飯”什么的。
Chinese-American Style Braised Turkey with Rice,嗯,朗朗上口。
就目前看來,這個細分市場依舊處于藍海狀態,那些在海外留學的童鞋要抓住機會啊!
相關詞匯:
braise v. 燉煮
stew n. 燉菜
homemade adj. 家常風味的 / 手作的
財路2:
Wonton in Clear Soup
清湯小餛飩
不知道為什么,餛飩這個玩意兒對老外特別有吸引力。之前《綠箭俠》里有一集出現個小反派boss,要到香港避難,說“只要能吃到餛飩,在那躲一輩子都不介意”。
英語君以前接待過一個外教,在學校呆了一個月,天天都要跑食堂去吃吉祥餛飩,我這個陪看的都快看吐了,結果她依舊“This is just delicious!”
對于各位想搞餛飩創業的同學,建議弄些接地氣的北美特供版,比如“胡辣湯奶酪餛飩”、“三鮮湯底薯條餛飩”、“炸餛飩配左宗棠雞”
相關詞匯:
餛飩皮 wonton wrapper
蝦皮 dried shrimps
三鮮 san xian / sam sun
財路3:
Officially Approved Chinese Ramen
正宗的中式拉面
日本拉面在北美和歐洲的知名度不用講,但你知道上海優衣庫的日本員工中午喜歡去南京東路的背街里巷吃蘭州拉面嗎?
下碗面這種手到擒來的事兒,怎怎怎怎怎么可以讓日本人占盡風頭?
蘭州拉面、馬蘭拉面都應該走出國門占領華爾街!
不過為了和日本人的拉面館子區分開,最好換個名字叫叫。
中文普通話叫 mandarin Chinese(官方中文),那不如我們的拉面就叫 mandarin ramen 好啦。
嗯,官方拉面。
相關詞匯:
醋 vinegar
手工拉面 handmade ramen
財路4:
Stir-fry Whatever You Can Come Up With
隨便炒炒,炒啥都行
作為一個疆域廣闊、民族眾多的神秘東方國度,我們最大的優勢是什么?
那就是:我們說什么是中國元素什么就是中國元素,誰敢叫板誰就是沒文化、沒見識、沒品位。
你看看國外那些“中餐廳”,隨便炒一盤這樣的東西都可以賣出去:
這道東西就叫 炒!雜!燴!(Chop Suey)
而且這個居然被《每日郵報》評為“最受歡迎的10大中餐”之一?!
這說明什么?說明大學食堂黑暗料理的春天到了,是時候走出國門啦。
什么“橘子爆牛肉”、“西瓜炒香蕉”、“月餅炒辣椒”、“爆炒妙脆角”、“整番茄炒整雞蛋”都快點國際化吧。
相關詞匯:
黑暗料理 dark cooking / dark cuisine
奇葩的 weird
超越常識的/毀三觀的 beyond common sense
財路5:
Training Cashiers
培訓收營員
說起找零錢這個事兒,中國人的腦子跟老外的比起來簡直就是人工智能級別的。
在國內,你買7塊錢的東西,給老板12塊,讓TA找你5塊,再正常不過了。
但你如果在國外干這個事兒,那都能上真人秀了,老外根本無法理解,還會用一對狐疑的眼睛掃你一遍,
Are you trying to con me?
你是想坑我錢嗎?
等TA大費周章在收銀機上敲出最終結果,發現跟你2秒口算的一樣,然后這事兒夠TA摸頭半個小時了。
而且這種事兒也不光發生在美國和歐洲,連日本都有可能:
趕快去國外開個B2B的培訓機構,專門培訓收銀員怎么找錢,保證紅紅火火哈哈蛤蛤。
相關詞匯:
零錢 change
找零錢 calculate the change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財路6:
STEM Tutor
數理化家教
嗯,全世界都知道中國人的數學好,而且不光是會找零。
國外的好多華僑都發現,只要是自己在家交過孩子數學,那孩子到學校之后就不單是“甩開同學幾條街”的事兒了,而是“老!師!根!本!跟!不!上!”
你別看國內那么多人抱怨自己數學不好,高考數學考個80分出國都能橫掃千軍了好吧,不是你數學太差,而是你投胎投到了困難模式,而且是“地獄級的困難模式”!
所以啦,中國人這數理基礎別浪費了,反正國外人工費高,不賺白不賺。
相關詞匯:
家教 tutor
數理化/理工科 STEM
輔導 coach / tu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