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強教育網-專注留學教育外語,權威出國留學中介機構

院校搜索

College Search

院校搜索

請選擇國家
  • 美國
  • 英國
  • 澳大利亞
  • 加拿大
  • 新西蘭
  • 德國
  • 瑞士
  • 法國
  • 荷蘭
  • 意大利
  • 愛爾蘭
  • 日本
  • 韓國
  • 新加坡
  • 中國
  • 俄羅斯
  • 烏克蘭
  • 西班牙
  • 泰國
  • 馬來西亞
請選擇院校類型
  • 大學
  • 預科
  • 外語培訓學校
  • 學院
  • 中學
  • 小學
×

香港VS新加坡,中產家庭的留學目的地怎么選?

發布時間:2025-03-19 來源:

中產家庭給孩子選留學地,最怕的就是“既要又要”——既要離家近、安全放心,又要學校排名高、性價比強,最好還能讓孩子“逆襲”。

 

而對于成績中等水平,卻懷揣著逆襲夢想的學生來說,二者之間又該如何做出抉擇呢?

畢竟香港和新加坡,這兩個華人社會里的“頂流”留學地,幾乎完美踩中家長和學生的痛點,但真到了二選一時,糾結反而更明顯:

 

“都說新加坡學校排名高,但香港離家更近,孩子能?;丶遥降自趺催x?”“孩子成績中等,沖港大新國立希望渺茫,但去第二梯隊的學校值不值?”“新加坡英語環境好,可香港文化更熟悉,哪個對孩子長遠發展更有利?”

 

在這些糾結背后,如何選擇成為了重中之重,接下來,跟著嘉華君一起進行深入細致分析,全面對比香港與新加坡留學各自的優勢與不足,助力大家做出更為理性、明智的選擇。

 

世界大學排名孰高孰低?

 

2025QS世界大學排名榜單中,中國香港與新加坡的高校紛紛交出亮眼答卷,充分彰顯了兩地高等教育的強大競爭力。

 

先看中國香港地區,當地高校整體發揮出色,共有五所大學成功闖入全球前100強。其中:

香港大學憑借深厚的學術底蘊和卓越的綜合實力,以第 17 名的佳績繼續穩坐領先位置;香港中文大學緊隨其后,位列第 36 名,持續穩居世界前 50 行列;香港科技大學也不甘示弱,排名第 47 位;香港理工大學憑借在專業領域的突出表現,占據第 57 名;香港城市大學同樣表現不凡,位居第 62 名。

 

再將目光轉向新加坡,其中:

新加坡國立大學(NUS),憑借在教育質量提升與科研創新等方面的不懈努力,全球排名大幅躍升至第 8 位,成功躋身世界前十。南洋理工大學(NTU)同樣進步顯著,從去年的第 26 位攀升至今年的第 15 位,展現出強勁的上升勢頭。

 

對比兩地高校在 QS 排名中的表現,從排名位次來看,新加坡的高校稍占上風;然而,若論及 Top100 院校的數量,香港地區入圍的院校則更為可觀。實際上,無論是在國際上的含金量,還是被廣泛認可的程度,素有“港三新二”之稱的這幾所頂尖高校之間的差異并不明顯。


 image.png

香港和新加坡學制對比

 

中國香港、新加坡在學制方面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學習年限和升學制度上。

 

香港初中等教育:幼稚園2~3年(非義務教育)+小學6年制+中學6年制(包括初中3年和高中3年,與內地的初中、高中不同,不需經過中考篩選)高等教育:本科學習年限因專業和學校而異,但通常為4年制;授課型研究生學制較短,為1~2年,研究型研究生學制則多為2年及以上。

 

新加坡初中等教育:小學6年制+中學4~6年高等教育:本科階段學習年限因專業和學校而異,碩士階段學習年限也各不相同;但存在本碩連讀項目,如3+1+13+2模式,通常需要5年或更長時間來完成。

 

香港和新加坡升學模式對比

 

香港中學直升制度:香港的中學6年不需要統考,學生可以一路直升。DSE考試:完成高中課程后,學生需參加DSE考試(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成績被全球多所高校認可,學生無需雅思成績即可直接升入歐美頂尖大學。華僑生聯考:香港永居居民且有回鄉證的考生,可通過華僑生聯考低分報考內地高校,包括清華、北大等名校。多元化升學途徑:即便DSE考試成績未達到大學要求,學生仍可申請本地學士課程,如香港樹仁大學、恒生大學等。

 

新加坡分流升學體制:新加坡實行分流升學體制,學生會根據初中A-Level成績選擇進入高中(JC)學習或進入理工學院(Poly)接受職業教育。AEIS考試:初二前出國的學生可通過AEIS考試進入新加坡政府中學。O水準考試:16歲以上的學生通過O水準考試后,可選擇進入理工學院或高中,最終升入NTU、NUS等大學。國際課程:學生可選擇A-levelIB課程,進一步申請全球知名大學。私立大學與理工學院:通過O水準至少3科目或高二畢業即可申請新加坡頂尖私立大學或理工學院。

 

香港VS新加坡學費綜合對比

 

在香港,各高校學費因學生身份及專業不同而存在差異。以香港大學(HKU)為例:

本地本科生每年學費約 44,500 港元;國際學生學費則處于198,000 218,000 港元區間,具體數額依所選專業而定。

 

新加坡的高校學費情況同樣因校、因專業有所不同。以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為例:

2024/2025 學年入學的新生中,本地本科生每年學費約 6,000 8,000 新加坡元,國際學生學費約在 17,000 39,000 新加坡元之間,具體金額依據專業變化。

 

總體而言,對于國際學生來說,香港和新加坡的留學花費大體相當,不過具體費用會因學校和專業的不同而產生波動。香港大學的商科專業學費相對偏高,人文類專業則較為便宜,但香港的房租成本較高,導致整體生活成本比新加坡略高一些。新加坡的學費同樣受專業和學校因素影響,公立大學本科每年學費約 2 萬至 4 萬新幣 。

 

終極答案: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

 

如果硬要總結一條公式,勉強來一個

沖頂尖學術+理工科+自律性強 = 新加坡

保就業優勢+商科人文+適應力靈活 =

 

但比公式更重要的,是想清楚優先級。如果孩子的目標是靠學歷逆天改命,新加坡的全球排名確實更唬人;如果圖的是離家近、好就業,香港的實習機會(尤其是金融領域)秒殺新加坡;如果預算緊張,新加坡的性價比在理工科,香港的性價比在商科。

最后說句扎心話,中產家庭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千萬別被排名綁架。見過太多孩子擠進新國立卻跟不上學業,也見過成績平平的學生在港理工找到自信——有時候,合適的才是最好的逆襲。


想了解更多留學的相關資訊,可以撥打400-018-0008進行咨詢;也可以在文末留言,施強留學會有資深的留學顧問為您詳細解答!留學、移民、國際預科、國際研學、公務與商務考察及培訓,一站式出國服務等您來體驗。


400-018-0008

評估通道

Evaluation channel

快速評估通道

意向國家
  • 美國
  • 英國
  • 澳大利亞
  • 加拿大
  • 新西蘭
  • 德國
  • 瑞士
  • 法國
  • 荷蘭
  • 意大利
  • 愛爾蘭
  • 日本
  • 韓國
  • 新加坡
  • 中國
  • 俄羅斯
  • 烏克蘭
  • 西班牙
  • 泰國
  • 馬來西亞
×
日韩久久久精品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