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紹排名之前,再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最近,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發布了一則消息,說出國留學正經歷著強勁復蘇和穩定增長的趨勢,而政府也將進一步擴大支持力度。這對于考慮留學的學生來說,可謂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在發布會上,留服中心主任王大泉表示,出國留學是培養國際化人才的重要途徑,也是國家擴大教育對外交流的方針路線。他強調,政府對留學人員的政策支持將會持續加強,以促進留學生事業的發展。
1. 就業支持
政府為留學生提供了多種就業支持措施,包括城市落戶優待、就業培訓、創業扶持、就業補貼等。
城市落戶優待: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對符合條件的留學生提供了專門的落戶途徑。例如,北京市根據學校榜單排名,0-50名的留學生可直接落戶,排名在51-100的留學生則需等待半年后落戶。國外高水平大學博士畢業生也可直接落戶。
就業培訓:政府提供針對留學生的就業培訓課程,幫助他們了解國內就業市場的情況,提升求職技能和競爭力。
創業扶持:針對有創業意愿的留學生,政府提供創業扶持政策,包括創業資金、創業培訓、創業孵化等,幫助他們實現創業夢想。
就業補貼:部分地區為吸引留學生就業,提供了就業補貼政策。例如,廣州黃埔區為符合條件的本科生提供2萬元生活補貼,碩士生和博士生分別可獲得3萬元和5萬元的補貼。
2. 生活及住房補貼
政府為留學生提供了各種生活及住房補貼政策,幫助他們更好地安居樂業。
生活補貼:不同地區的生活補貼標準不同。例如,南京為留學回國人員提供的生活補貼標準為:本科每人每月600元,碩士800元,博士2000元,累計不超過36個月。
住房補貼:各地政府推出了各種住房補貼政策,如租賃補貼、購房補貼等。鄭州針對世界前200大學的留學回國人員提供了人才專項補貼,博士畢業生可獲得1500元/月的住房補貼。
3. 創業支持
政府為留學生提供了多種創業支持政策,鼓勵他們回國創業。
創業資金支持:上海為符合浦江人才計劃的留學生提供50萬元的資金支持。
創業培訓:政府為留學生提供創業培訓課程,幫助他們掌握創業知識和技能。
創業孵化:各地政府設立了創業孵化中心,為留學生提供辦公場地、導師指導等創業支持服務。
4. 免稅購車
政府為留學生提供了免稅購車政策,減輕他們的購車負擔。
購車條件:留學生需持有國外院校的畢業證書,并通過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方可享受免稅購車政策。
購車程序:符合條件的留學生可免除汽車零部件中的進口關稅以及車輛購置稅。
5. 其他福利政策
除了上述提到的福利政策外,政府還為留學生提供了其他多項福利政策。
醫療保險:留學生可以享受國內醫療保險待遇,包括門診、住院等醫療費用報銷。
教育補貼:各地為留學生提供教育補貼政策,用于教育培訓等費用報銷。
科研項目支持:政府為留學生提供科研項目支持,包括科研經費、實驗室設備等支持服務。
QS Quacquarelli Symonds發布了2024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為全球高等教育領域帶來了一場新的風暴。該排名是QS連續第14年發布,覆蓋了全球95個地區1500所大學的16400+個獨立大學課程,涵蓋55個學科領域。
在這次發布的排名中,不僅有美國、英國等傳統強國表現出色,還有中國(大陸)等新興力量嶄露頭角。本次排名中,美國院校依舊表現出色,有32個學科處于領先地位,其中哈佛大學以19個學科排名第一的優異成績穩坐“美國最強”寶座。英國高校在16個學科中占據第一,牛津更是拿下了4個一流學科。而中國(大陸)院校的表現也十分亮眼,在8個學科中位列前10,其中清華大學憑借藝術史、土木工程、建筑與建筑環境等優勢學科名列前茅。
在人文與藝術、工程與技術、社科與管理等重點學科領域,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院校呈現出不同的優勢。美國在人文與藝術領域占據主導地位,MIT、斯坦福大學等在工程與技術領域穩居前列,而哈佛、牛津等則在社科與管理領域表現突出。同時,這些學科中的熱門專業也備受關注,如計算機科學與信息系統、電子與電氣工程、商業與管理學等,都是申請者關注的焦點。
中國(大陸)高校在本次排名中表現搶眼,展現了其在全球高等教育舞臺上的影響力。共有101所大學的882個項目入榜,在亞洲范圍內排名第二。中國(大陸)高校在篇均論文引用次數和雇主聲譽等指標上實現了突破,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國際研究網絡中的地位。專家表示,中國(大陸)正在成為第五次產業革命中的關鍵力量,其高校的發展將對全球高等教育產生深遠影響。
對于準備在留學后回國的同學來說,選擇合適的專業學科至關重要。通過深入研究全球大學學科排名,了解各個領域的優勢和劣勢,可以幫助他們做出明智的決策。同時,在回國后,配合國內政策,將所學知識與國內需求結合起來,不僅能夠為個人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也能夠為國家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正如魚得水般,將自己的人生引向更加輝煌的未來。愿每一位留學生都能在異國他鄉收獲豐碩的知識和經驗,回國后展翅高飛,成就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