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申錄取率降低
近三年的早申錄取率基本是穩中有降。除了哈佛,今年的錄取率略有上升,哥大的錄取率和22年持平以外,其他都是走低的,看來錄取越來越難。其他學校三年的錄取率如下,基本可以看出,大部分的總體也是往下走的:
今年波士頓學院和波士頓大學的數據還可以,估計是因為排名下降錄取增加長了,其他學校的情況基本穩定,好學校的錄取率整體是往下走的。
2.早申錄取人數在總人數里面的占比也在增加
從下圖可以看出,由于ED的綁定作用,每個學校都希望錄取的學生能來,且穩定,所以,ED錄取人數越多,對于招生官來說,工作量會減少,當然喜歡這種方式。
我吃驚的發現MIT竟然有60+%的學生是早申錄取的,大部分好學校在早申的時候已經收到了50%以上的學生了,也難怪早申這么重要。
3.QB的影響
今年統計申請錄取數據的時候,很多時候會看到某某學校通過QuestBridge錄取一些學生,現在這個數量一年比一年多,因為政治正確的需要,不要學校接受QuestBridge申請的一些貧困學生。這個數量越大,對整體其他申請人來說,肯定有影響。
4.財務資助的學校增多
越來越多的學校愿意給學生提供財務資助,不少學校開出need-blinded的條件。
5.標化要求差分化明顯
盡管大部分學校接受標化可選,加州甚至說不看標化,也有一些學校要求標化成績,總體感覺,有標化成績還是有優勢的。
總體來說,美本申請的確越來越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