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自然拼讀,想必爸爸媽媽們都不陌生了。作為近年英語啟蒙的大熱門,自然拼讀在2-10歲家長圈中有著非常高的人氣?!耙娫~即讀,聽音能寫”的學習效果牢牢抓住了家長們的心。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總會聽到一些聲音反對說:自然拼讀就是中國家長們的智商稅!對于中國孩子的英語啟蒙來說,學自然拼讀純屬浪費時間!
到底是神器還是毒藥?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為什么說自然拼讀不適合中國孩子的英語啟蒙,反對派的主要理由有2條:
1)學習自然拼讀需要一定的聽說基礎,不適合英語啟蒙;
2)自然拼讀是母語者的學習法,中國孩子缺少前期詞匯積累。
01.
學自然拼讀需要聽說基礎嗎?這是肯定的。
自然拼讀法,或稱為直拼法,最早是英、美等國英語初學者學習英文單詞拼寫的方法。自然拼讀建立在音素、語音、字母、字母組合等基礎之上。通過學習音形對應規律,實現自主閱讀。孩子必須首先有音素、音節的概念,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語感,才能開始學習自然拼讀。
語感來自哪里?
來自拼讀前的“磨耳朵”階段。在這一階段,孩子積累了大量聽說詞匯。他已經知道一個單詞的含義和讀法,自然拼讀其實是把最后的拼寫環節補充進來。比如說,他聽到[k?t],腦中自然浮現一只貓的形象,再對照拼讀書上的英文字母c-a-t,自然就把貓這個單詞的音、形、意對應起來。英語學習當然突飛猛進。
但這并不是把自然拼讀開除出英語啟蒙的理由。同樣的情況,如果轉換到母語學習上來就會非常清楚。它相當于我們拿一本中文注音繪本和3歲的孩子一起閱讀識字,這當然屬于語言啟蒙的一部分。
無論是中文還是英文,語言學習始終遵循著聽→說→讀→寫的規律。而自然拼讀就是連接聽說階段和讀寫階段的橋梁。在這之前,孩子的語言習得大部分是自然完成的;具備拼讀能力之后,才過渡到系統啟蒙的階段。他能夠將一個詞匯的四種展現形式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
02.
自然拼讀不適合中國孩子,這是真的嗎?
自然拼讀是一種母語者的語言學習法。正如前文所說,在正式學習拼讀規則之前,它需要大量的“磨耳朵”。在歐美國家,孩子一般是從4歲以后開始學習自然拼讀。原因很簡單,到這個階段孩子已經積累了3000-5000個生活單詞,有了足夠的知識儲備,在學習中不太會出現能讀、能拼卻不懂的問題。除非從小在雙語環境下長大,中國孩子很難在同樣的年紀積累到同等的詞匯量。因此,什么時候開始自然拼讀學習,是一個因人而異的問題。
但拋開詞匯量積累的問題,如果不學自然拼讀,我們怎么學單詞?
國際音標+死記硬背。
國際音標和自然拼讀的優劣我們之前也做過分析。對英語初學者來說,自然拼讀最大的優勢就是簡單。
它省去了字母組合→音標符號→發音的中間過程,直接將字母與發音練習在一起,大大降低了單詞學習難度,對于邏輯推理能力還不完善的孩子來說相當友好。以下這張圖可以很好解釋兩者在單詞學習上的差異。
圖片來源自網絡,侵刪
學習自然拼讀的最終目的是實現自主閱讀。在英美幼兒園的自然拼讀教學中,花費時間最多的不是拼讀規則的學習,而是“閱讀”。老師會不斷引導孩子進行閱讀和理解。你讀懂這個故事了嗎?能不能用自己的語言復述出來?通過互相提問,交流表達,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閱讀策略。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交流學院的劉寶胤老師將自然拼讀的學習分為5個階段:音素意識、自然拼讀或單詞解碼、詞匯或單詞意思、閱讀流利度、閱讀理解力。從音素意識培養,到拼讀學習,再到分級閱讀,本身是一個遞進式的英語學習過程,我們不能把自然拼讀從中單獨剝離出來下結論。
孩子的英語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對于自然拼讀,我們要正確看待,不要妖魔化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