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疫情影響,越來越多的美國大學調整了2021年的錄取政策,取消了SAT/ACT標準化考試要求,即“Test Optional(選擇性測試)”政策。目前,已經有1000多所美國大學將SAT/ACT考試定為可選考試。
上周,八大藤校中的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達特茅斯學院也宣布加入“Test Optional”行列。
◆哥倫比亞大學在通知中聲明:如果學生已經取得SAT/ACT成績,可以提交,我們鼓勵這樣做,因為學校相信這些信息可以為審核過程提供寶貴的補充。但是,在2020-2021申請季,考試不再是必須的組成部分,無法提交或者選擇不提交考試成績的學生不會在申請中處于不利地位。
◆達特茅斯學院招生辦副主任Lee Coffin6月3日在其招生博客發表文章稱:達特茅斯2025屆錄取將采用“Test Optional”政策。但同時也表示:我們仍然歡迎學生提交ACT/SAT等標化成績,只是不建議學生頻繁刷分。
◆在給準留學生及其家庭的通知中,對于如何調整標化成績要求,耶魯大學沒有給出直接的答復,但明確說:對于2025屆申請者,將不需要SAT科目成績,也不用提交。
對于標化考試,態度最“決絕”的要數加州大學系統。5月下旬,全美最龐大、最負盛名的大學系統之一加州大學宣布:未來五年內,加州大學將逐步淘汰SAT/ACT,并推出UC系統獨立的入學考試,作為新的錄取標準。
隨著“Test Optional”的呼聲越來越高,隨著SAT、ACT等標化考試成績在申請權重中的不斷弱化,未來,傳統的標準化考試,將終有一天會徹底消亡嗎?對中國留學生又有什么影響?
標準化考試公平嗎?
許多標準化考試的批評者認為,盡管并非刻意,但標化考試在種族和經濟方面確實存在歧視性。
來看一組數據:大學理事會數據顯示,2019年,55%的亞裔考生和45%的白人考生的SAT成績達到1200分或更高,但西班牙裔和黑人學生這個數字分別是12%和9%。
同時,SAT并不是一個不能作弊、輔導無效的考試。SAT分數也與收入相關:總體而言,來自富裕家庭的學生比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成績更好。這個很好理解,因為有經濟實力的家庭往往能為孩子創造更良好的環境,包括參加培訓班、聘請私教等等。
SAT最初承擔的是新型“遴選工具”的功能,所代替的是美國東部貴族學府承襲已久的依托家族關系的教育機會分配機制。但隨著SAT版圖的不斷擴張,不斷有證據表明,SAT成績與種族、家庭收入水平呈現強相關,貧困學生、少數族裔顯然更難獲得高分,這似乎又回到了SAT出現之前——精英階層占主導地位的現象中。
由于其“不公平”性,近年來SAT考試和大學招生政策不斷被吐槽,但也一直在改進。ETS近年有過幾次改革,企圖通過調整考試內容使其更緊密結合教材、提供免費輔導、變更考試形式等方式降低種族、家庭收入對考試結果的差異。而招生政策中,除了標化考試成績外,高中GPA、推薦信、課外活動、文體特長等方面的申請權重也在不斷加大,名校招生時越來越看重學生的綜合能力。
但即便如此,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要達到完全的、真正的公平,是難以實現的。
當然,SAT能成為過去半個多世紀美國大學錄取的黃金標準之一并不是沒有道理的。它的支持者說:SAT/ACT分數結合高中平均成績,可以準確預測大學新生第一年的GPA,兩者相結合的準確度可達90%。
SAT雖然有所不足,但確實是眼下最合理的解決方案。在選拔學術人才這件事上,標準化考試即使不夠完美,但至少也能基本完成任務。
標準化考試取消,有什么影響?
標化考試成績除了在大學招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之外,還有其他用處,比如申請獎學金。根據美國大學招生咨詢協會(NACAC)的最新研究顯示,近五分之四的大學將標準化考試成績作為申請獎學金的資格標準。
大部分公立和私立學校都提供學術獎學金,但學生必須滿足最低分數要求。例如,佐治亞大學獎學金就要求申請者SAT的最低分數為1400,GPA為3.75。
如果標準化考試取消,獎學金的最低要求該如何來判定?
此外,取消標化考試,依賴GPA來評估學生的學術能力,或許會助長新的不公平現象。
誠然,高中GPA能夠比較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學術能力和學習能力,而這兩種能力正是大學所看重的,但由此導致的分數膨脹也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本科招生官Emily Engelschall曾表示,如果僅用高中成績作為錄取的主要指標,或許會加劇分數的膨脹(GPA造假)。
College Board的副總裁Jessica Howell也表示,以公平的名義去更多依賴高中成績是一種“誤導”,因為分數膨脹也跟財富有關。因此在富人學校中分數膨脹的情況也更為普遍。
College Board曾對北卡羅萊納公立學校8-10年級學生自2005-2016年之間的成績做了一項調查,研究顯示,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GPA中間值全面上升,而較富裕學校的學生GPA中間值上升的幅度更大。
不僅是GPA,大學申請要求中的其他部分——文書、推薦信、活動等,也給了富裕家庭學生優勢。
除此之外,考慮到國家、地區、學校不同,高中課程和評分系統存在重大差異。那么同樣的成績,在不同的學校中顯示的結果可能會有所差距,這種情況下,招生官在評估過程中勢必會受到影響。
總之,究其根本,標準化考試其實只是一種大學在招生時對學生的評估手段,即使取消/弱化了考試成績,也無法改變整體大環境對于這一評估手段的需求。
中國留學生該如何應對“Test Optional”?
就目前來說,Test Optional政策更加適用于美高學生,因為美國大學招生官對國外高中的GPA評定體系不是很了解,所以在評估學生時依舊會依賴其他因素的輔助,最常見的就是標準化考試。
因此如果你想申請美國頂尖名校,那么標化考試依然是必須的。這一點從不少名校的招生政策中就可以看出來,大家在申請名校的時候也可以關注一下學校詳細的招生要求。例如芝加哥大學:
“Although we are test-optional,we are still happy to accept and consider SAT or ACT scores from students who have previously taken these exams and would like to share their scores as part of their application.”盡管我們采用可選測試,但我們仍十分樂意接受學生的SAT或ACT分數,并會將分數作為申請的一部分。
作為一名國際學生,標化成績是學生學術能力和英語語言能力的直觀證明,如果沒有標化考試成績,那國際學生在與美國本土學生(或者提交了標化成績的其他國際學生)的申請競爭上就更加處于劣勢地位。因此,無論學校是否實行Test Optional政策,對于國際學生來說,短期內SAT的要求并不會改變,SAT考試依然必要考!
當然,隨著Test Optional政策被越來越多的高校認可,標化考試在申請權重中的弱化,已成必然趨勢。
這意味著,美國大學對學生的考察將會更加綜合、更加全面,在招生評估時將更加依賴于其他因素,包括GPA、IB課程、AP課程、文書、活動等。
再加上近年來出現的中國學生申請材料“趨于雷同”的現象,今后中國學生要想在激烈的名校申請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在“軟實力”和GPA上有更出色的表現,也就是說學生必須更早地進行系統準備與規劃,且規劃必須有強烈的個人特色。
最后,附上2020年USNews排名前50的綜合性大學和文理學院中實行Test Optional的學校列表。
Columbia University 哥倫比亞大學
University of Chicago 芝加哥大學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賓夕法尼亞大學
Dartmouth College 達特茅斯學院
Cornell University 康奈爾大學
UCLA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C Berkeley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南加州大學
Wake Forest University 維克森林大學
University of Virginia 弗吉尼亞大學
New York University 紐約大學(*)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羅切斯特大學
UC Santa Barbar 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
UC San Diego 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
UC Irvine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
UC Davis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Case Western University 凱斯西儲大學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威廉瑪麗學院
Brandeis University 布蘭迪斯大學(*)
Boston University 波士頓大學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東北大學
Tulane University 杜蘭大學
Villanova University 維拉諾瓦大學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倫斯勒理工大學
*注:紐約大學和布蘭迪斯大學采用靈活標準考試制度,即Test Flexible,可以提交SAT或ACT或IB證書或3門SAT2或3門AP或3門高階IB成績或其他國際考試成績。
了解更多留學資訊,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