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就張文宏教授在中國駐美大使館邀請下在線回答留學生、華僑華人抗疫問題的央視新聞直播進行了預告。
作為中國抗擊疫情的權威專家之一,張教授的這次直播也受到了很多關注。在時長90分鐘的直播中,張教授就美國疫情現狀進行了分析,并在線解答了留學生、海外華人華僑目前最關心的疫情相關問題。整場直播信息量十足,也給目前身處國外的華人華僑們提供了權威的抗疫建議。
圖片來源自@央視新聞
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這場直播!
1.如何區分新冠肺炎和流感?
張文宏:醫生清楚就行
張文宏說,流感會用退燒藥,新冠肺炎有可能也有發燒、咳嗽,普通人很難通過這樣一場視頻連線搞清楚兩者區別,我們只關注醫生是否搞得清楚。
新冠肺炎剛剛發生的時候,醫生也很難區分。按照習慣,病人出現這些癥狀,醫生不會馬上安排做CT,而是會對癥處理,進行抽血檢查。但現在新冠肺炎疫情擴大,醫生就會做相應區分。如果呼吸道癥狀嚴重,就會拍攝CT,有經驗的醫生是可以區分清楚的。
在中國,我大概看了幾百例新冠肺炎病例,基本上可以判斷這個病人是新冠肺炎還是其他病毒引起的肺炎。但即使是這樣,我們也不能給以確診,必須要實驗室檢測給予明確的確診。
2.紐約州被列為疫情“重大災區”意味著什么?
張文宏:說明醫生具備充足的檢測能力
截至目前,美國紐約州確診病例超過3萬例,已經被美國列為疫情“重大災區”。有留學生問,確診病例越多,是否意味著這個城市疫情防控越差?張文宏反問:“這個完全是誤解。紐約州如果不具備檢測能力,哪里來的3萬多確診病例呢?”
張文宏說,并不是病例數越多說明防控越差,相反病例數多的地方恰恰可能是因為檢測更到位。比如,紐約州病例數大幅度增長,事實上跟檢測到位是有直接關系的。所以,如果你在一個地區看到病例數很多,你也無需為檢測擔心,這說明醫生具備非常充足的檢測能力。
3.為什么美國年輕人的感染率那么高?
張文宏:“瞎混”就是最大的風險
張文宏介紹,中國兩個多月的防控積累出第一條經驗就是,疾控人員對病例的追蹤不遺余力,但要在美國做到這樣比較難。其次,美國年輕人有大量的社會活動,很多年輕人每天主要的事就是兩個字——“瞎混”。“瞎混”就是感染最大的風險。美國普遍不戴口罩,英國也是,一到晚上酒吧里就密密麻麻。你難以想象,啥事都沒有,拿著一杯啤酒可以跟你聊一個晚上,這種情況傳播的風險就極大。
4.美國人不戴口罩怎么辦?
張文宏:不要為了戴不戴口罩大動肝火
張文宏說,不單單是美國人,其實歐洲人也不愛戴口罩,但中國大陸和香港都愛戴口罩,日本人也愛戴口罩。戴不戴口罩取決于各國的文化習慣和防護效率。你在美國要教育人家戴口罩,但一般也沒人會理睬你。
張文宏說,在美國,口罩首先是給生病的人戴的,避免他把含病毒的泡沫吐到你臉上;第二是給醫務人員戴的,醫務人員不能倒下。所以口罩的事情,我個人覺得你不得不站在當地風俗習慣的角度想問題,“不要為了戴不戴口罩就大動肝火,每個國家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
5.美國疫情拐點什么時候來?
張文宏:沒有到高峰就談不上拐點
張文宏分析,全世界很多地方的拐點都能計算出來,就是計算傳染病基本傳染數R0值,沒有到高峰就談不上拐點。美國的高峰,取決于最近美國采取的這些非常嚴厲緊急事件的響應。比如美國鹽湖城,在僅有300例確診病例時實施緊急措施,可以有效阻斷傳播。早期病例上升期是最佳時機,錯過后,美國有些社區已出現了社區傳播。
為什么美國現在增長這么快,張文宏認為是因為失去了早期防控的最佳時機?,F在只能采取居家隔離來延緩傳播,能不能起效取決于政策能否執行到位。如果能夠做到充分的隔離,新冠肺炎一定能夠控制住。
6.如果生病了去醫院嗎?
張文宏:要看呼吸
張文宏介紹,80%多的人事實上可以不去醫院,在家里熬就熬過去了。那么什么時候必須去醫院呢?要看呼吸,如果覺得自己呼吸有一點困難,爬樓梯有一點走不動、氣接不上,這是進醫院非常重要的一個時間節點。有時候發燒不一定就是進醫院的時間節點,所以呼吸是非常重要的。
7.病毒是否會通過空氣傳播?
張文宏:戴口罩不如洗手
張文宏表示,這個概率非常低。在什么情況下說空氣傳播?在一個密閉的空間、有大量的病毒載量。美國醫生會給你一個建議,與其戴口罩,不如經常洗手。因為戴口罩你會用手去摸,手上臟東西很容易粘到口罩上面去,被污染的口罩比空氣還要危險,所以美國醫務工作者就會提醒你戴口罩還不如洗手。
8.留學生現在要不要回國?
張文宏:或許這是個“圍城”
張文宏說,留學生判斷該不該回國,基本的原則首先是你現在需不需要待在美國。如果醫療保險無法覆蓋到新冠肺炎治療并且在美國也沒有要緊事,可酌情回國。如果在美國有事,就不一樣了。我相信對同學們來說現在就是個“圍城”:在外面的想回家,但如果回家久了以后,發覺在外面也沒啥事,又發現已經耽擱了很多重要的事情,到時候又開始后悔。
張文宏介紹,機艙是高風險的病毒感染地,封閉機艙里有傳播病毒的風險。如果不是近距離接觸確診患者,則不必戴防護鏡、穿防護服。感染風險最大的場景是在登機前,一定記住要勤洗手。
9.要不要囤藥?
張文宏:最好的藥是多睡覺、不“瞎混”
張文宏表示,不建議大家自己去囤積大量的羥基氯喹或者氯喹,因為它的療效需要等待進一步臨床試驗的結果。最好的藥物還是多喝水、多喝牛奶、多吃雞蛋、多睡覺、不出去“瞎混”。
* 本文內容轉載于央視新聞客戶端
從直播中也可以看出,張教授建議,海外留學生是否要回國這個問題還是要因人而異,因情況而異。但無論何時,回家這條路都是留學生們可依靠的退路。
如果您想詳細了解各國出入境政策和學校政策,如果您有任何留學相關需求,歡迎撥打咨詢熱線:400-018-0008。
共抗疫情,施強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