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津大學的校園里,有一尊石頭雕像,堪稱網紅界的鼻祖——它將頭埋在雙手中,一副苦苦思索的樣子,人們稱呼它為“滴水獸”(gargoyle,也有人譯作石像鬼)。
滴水獸高聳在幾乎所有牛津大學建筑的外墻和尖頂上,形態各異,它們是古老建筑疏導雨水的雕飾。
牛津人對這些滴水獸的喜愛溢于言表,而抱頭思考的滴水獸,更是成為了滴水獸中的“明星臉”,出現在了牛津大學的很多紀念品上,例如明信片。旁邊往往還配著這樣一段話:“學得越多,知道越多;知道越多,忘得越多;忘得越多,知道越少。那為什么要學習呢?(The more you study,the more you know;the more you know,the more you forget;the more you forget,the less you know.So why study?)”
作為牛津大學的“吉祥物”,今天的它仍然在新學院的鐘塔上苦苦思索著“為什么要學習”這個牛津大學的永恒話題。
面對這樣一句詭辯,我們不經思考:我們為什么要學習?又該如何學習?
在當下中國家長們看來,“如何學習”的定義是“搶跑”。
早教班、補習班、興趣班……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幼兒園、小學,到初中、高中、大學,孩子的每一步都細心規劃,似乎只有這樣,才能夠不落人后,讓孩子盡可能地走向成功。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美國暢銷書作家、環境科學和新聞學雙碩士、目前在媒體機構ProPublica擔任調查記者的大衛·愛潑斯坦(David Epstein)在他的最新著作《范圍》(《RANGE》)一書中,在研究了大量成功人士后,提出了如下觀點:
?成功人士有從小就贏在起跑線的,也有后來居上型的,但絕大多數都是后者。
愛潑斯坦發現,那些在某些領域擁有卓越成就的杰出人才,并不一定在早期就開始了專業化的訓練,他們往往需要經過一個探索期和嘗試期,從而最終確定自己的“熱愛”。
書中列舉了一個后來居上型的代表——費德勒。
我們現在知道的費德勒,是一代網球傳奇天王,是為網球而生的天才。但其實,小時候的費德勒,玩過壁球、滑雪、摔跤、游泳、滑板、籃球、手球、乒乓球、羽毛球、英式足球,當然也玩網球。
費德勒的父母并沒有特別針對兒子的培養計劃,而是鼓勵他去體驗、嘗試各種各樣的運動。上學后,費德勒同時參加了網球和足球兩項運動,兩方面都表現得非常出色。到了11、12歲,必須從中選擇一項時,他才選擇了網球。14歲時,費德勒正式進入瑞士國家網球中心開始接受訓練。16歲時,為了能夠更專心于網球,費德勒結束了學業生涯。
10來歲才正式接受專業訓練,這個年紀相比其他運動員其實已經很晚了。雖然起步晚,但費德勒的職業生涯卻比他們更長久、更輝煌。在去年2019年,他還以38歲的高齡拿到了人生的第101個冠軍頭銜,大師賽第28冠。
想要在某個領域成為杰出人才,無疑都需要反復且行之有效的練習。然而愛潑斯坦在研究了大量運動員后的得出了一個結論:15歲之前,精英運動員每周花在運動上的時間,居然要低于準精英選手。
那么15歲之前,這些精英運動員在做什么呢?
愛潑斯坦發現,這些精英都有一個“嘗試期”(Samling Period),來探索、發現、了解自己究竟喜歡什么。
也就是說,那些不著急在起跑線爭第一的人,或許才能走得更遠。這中間,不僅有自我了解的過程,更有多領域嘗試帶來的思維開拓。
因為有了早期的廣泛涉獵,讓他們能夠從不同領域汲取多樣化的知識,融合各種經驗,鍛煉多項能力。能夠幫助他們看到不同領域之間的聯系,從而在未來發揮出巨大的潛力和創造力。
這可能就是歐美私立精英教育的“秘訣”之一。
在應試教育體制下,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有統一的課程標準及教學大綱,無論我們如何強調注重學生個性和多方面的素質培養,但在整體高度統一化的教育體制下,難免在形式、內容和評價觀念上固化,難以實現真正的多元化。
教育的內容看似涉及面很廣,但幾乎方方面面都有硬性的“指標”要求,因此所謂的“均衡不偏科”、“全面發展”實質上是“暴露短處——彌補”的循環。
但在國外精英私立教育中,更多的是強調“揚長”——關注學生的興趣,通過不斷的嘗試發現他們的潛力和天賦,通過保護和培養,使之成為學生的閃光點。這與國外頂尖高等學府注重學生特質的理念也是一脈相承的,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同樣是中國學生,就讀國外精英中學更容易被世界頂尖大學錄取,因為這些頂尖大學更相信在相同教育體制下所培養出來的學生。
過早學習并以成績為導向進行培養的另一個缺點,是會導致“衰退效應”(Fadeout Effect),該理論由美國教育經濟學家格雷格·鄧肯提出。
在《Range》里,愛潑斯坦舉了一個美國空軍學院的例子:
在美國空軍學院,學生要學習高等數學、科學、工程等方面的課程。所有這些課程的基礎是兩個學期的微積分,一個叫“微積分I”,一個叫“微積分II”。
為了深入研究不同教學方法帶來的效果,空軍學院把學員隨機分成幾個班,讓老師采用不同的授課方式,但學校對學生的考核標準完全一樣。
授課方式大致分成以下兩類:
◆第一類授課方式著重讓學生考出好成績。在課堂上老師把知識點講得通俗易懂,讓學生不斷練習解題,并在課后布置針對性作業,這些學生的考試成績自然非常好。
◆第二類授課方式不說解題套路,反而經常給學生們講一些課本以外的東西。比如把微積分和物理學的知識聯系起來,講看問題的角度和方法。所有這些,都不能用在考試上,可想而知,這一批學生的成績自然就不怎么好。
然而,隨著課程的推進,到了后續的微積分II,以及微積分在科學和工程課程中的實際運用,第一類的學生反而表現得越來越差,第二類的學生反而表現得越來越好。
也就是說,第二類教學方法,教的是真正有價值的知識。很多時候,連我們自己都忘記了:考試,只是學習的工具,而不是學習的目的。
這個例子驗證了我們之前說的“衰退效應”。這個效應是指:所有以考試成績為導向的、以效率為重的灌輸型教學,培養出來的學生,相對那些沒有接受過類似教育的學生來說,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成績上的提升,獲得一些領先優勢,但是,學習成績的領先優勢和知識的掌握程度都會迅速地消退——在兩三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內,全面衰退。
采用灌輸型教學方式培養出來的學生,之所以在后期優勢會迅速衰退,是因為灌輸型知識是“封閉”的,學生只是記住了知識,而不能很好地將知識進行運用,也不能與所處世界發生聯系。這種知識,一脫離學習環境,就失去了意義。
因此,采用何種方式對孩子進行培養,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青少年時期包含著蛻變、沖突和不確定性,是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卻又非常敏感的過渡階段。這一階段,管控功能、認知能力在這一時期快速發展。
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青少年時期,抽象思維能力會明顯增強,這能使得他們以更廣闊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事情。青少年時期建立和發展起來的思維方式和觀念對人的將來有著重大影響,并在品格和人格形成上扮演著重要角色。
因此,青少年時期的教育尤為重要。
盡管越來越多的國內老師和家長認識到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和主觀能動性的重要性,但目前應試教育體制下,總體上仍然是以教師為主導,采用的是灌輸和傾注式的教學方式。
在歐美精英私立學校,課堂上的學生數要少得多,教學過程有更多的師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得每個學生能從教師那里獲得更多的關注,也有更多的機會表現自己的個性;對教師而言,他們能更好地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和需求,考慮核心的不再是“我該如何提高班級成績”,而是“我能怎樣幫助某個學生”。
除了學校、老師,身為父母,我們也在孩子的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美國發展心理學家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在其《園丁與木匠》一書中就向所有父母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你是園丁,還是木匠?”
“木匠型”父母,已經在腦海里想好了要培養出什么樣的孩子,然后一點一點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雕琢。而“園丁型”父母的養娃思路,是給孩子提供陽光雨露,讓孩子自然生長。
父母與孩子,說到底,也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孩子是獨立的個體,而不是父母的依附品。我們應該成為“園丁式父母“,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為孩子創造一個豐富、養育的環境,同時也是有變化的、多樣性的和充滿活力的生態系統。
在這里,任何奇跡都可能發生。孩子可以健康成長,發現自己的“熱愛”,并堅持自己的熱愛。
“滴水獸”的詭辯,似乎冥冥之中告訴我們,從來沒有贏在起跑線上的人,只有贏在終點線的人。
歐美精英私立中學到底是如何培養學生的?如何發掘孩子的天賦和潛力?
我們對歐美精英教育到底還有哪些誤區?
作為家長,我們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又該做什么?歐美精英家庭是如何規劃孩子的名校之路的?
這些答案,讓來自美國硅谷的教育專家Pan老師來與您分析探討,或許會徹底改變您的想法。
她不僅深研精英教育,同時也是一位母親。
此外,作為在美華人,針對近期美國疫情的“真實情況”、在美留學生現狀以及應對方案,她也會帶來客觀的解讀、分享。
3月21日-22日,錢江晚報升學寶攜手施強國際帶來“2020春季國際教育在線峰會”,美國硅谷知名教育專家、全美大師級數學競賽導師Pan與您越洋連線,深入探討精英教育、名校規劃。機會稀缺,千萬別錯過!
美國硅谷知名教育專家:Pan
?前洛克菲勒研究院戰略研究員
?美國硅谷知名教育專家
?全美大師級數學競賽導師
?在AMC全美數學競賽領域,她指導的學生,AIME(排名前5%)晉級率93%以上,AIME學員成績高達14分(滿分15分)。
?在全球高中生建模賽HiMCM,指導學員累計獲F獎隊伍超過10支。
2020春季國際教育在線峰會,
全球知名大咖連線直播,
各國名校招生官在線面試,
足不出戶,為您一站式解決國內外升學難題!
?牛劍家庭、劍橋博士生導師、英籍教育學專家英國連線
?哥倫比亞大學2020屆研究生、哥大校園“新星”在線分享
?資深升學指導專家、新銳骨干教師在線答疑
?跨語系教學法創始人、美俄西三語教學專家在線指導
?全球身份規劃師、海外投資移民專家在線解讀
?各國名校招生官在線1V1面試,優秀學生有機會斬獲拿預錄取offer
更多大咖及峰會亮點爆料
請撥打峰會專屬咨詢熱線
400-018-0008
3月21日-3月22日
2020春季國際教育在線峰會
為你找到足不出戶解決升學問題的最佳方案
掃碼下方小助手報名,領取學習大禮包
峰會專屬咨詢熱線:400-018-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