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強教育網-專注留學教育外語,權威出國留學中介機構

院校搜索

College Search

院校搜索

請選擇國家
  • 美國
  • 英國
  • 澳大利亞
  • 加拿大
  • 新西蘭
  • 德國
  • 瑞士
  • 法國
  • 荷蘭
  • 意大利
  • 愛爾蘭
  • 日本
  • 韓國
  • 新加坡
  • 中國
  • 俄羅斯
  • 烏克蘭
  • 西班牙
  • 泰國
  • 馬來西亞
請選擇院校類型
  • 大學
  • 預科
  • 外語培訓學校
  • 學院
  • 中學
  • 小學
×

Ching在英國 | 人均閱讀量是中國8倍!英國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發布時間:2019-11-11 來源:施強留學

如果你去英國旅行,你會發現,英國人在飛機、火車、地鐵、巴士等各種公共交通工具上手不釋卷的身影比比皆是。英國可以說是世界上人均閱讀量最大的國家之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數字顯示,在英國,平均每人每年讀書64本,而這一數字在中國僅為7.84本(含電子書),英國人人均閱讀量竟是中國人的8倍多!


其實,英國人愛讀書的習慣是從小養成的。在全民訓練孩子閱讀這件事情上,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進行了。只要是你帶孩子出門去的場所,給幼齡孩子看的書幾乎無處不在。不管是教堂的baby & toddler playgroup,還是幼兒園、醫院的兒童候診室,甚至很多餐廳都會提供繪本圖書。


之前我也有和大家聊到過,在英國無論是私校還是公校都非常重視“閱讀”,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通過閱讀,不僅可以增長知識,更可以積累詞匯量。據統計,一個堅持每天閱讀時間超過20分鐘的學生,一年的閱讀量有180萬字,學生在英語測試中的表現在年級前10%;而每天只閱讀1分鐘的學生,考試成績則會墊底。根據我陪孩子一起讀書的經驗,很多詞匯邏輯題考到的單詞,都有出現在平時的閱讀本中。


1573433799(1).jpg


學校也通過各種方式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比如說,有的老師會帶著學生做guided reading,每一章都需要學生回答一些問題;再比如說,會發給學生一本閱讀筆記,讓學生每天記錄自己的閱讀內容,積累到一定天數會頒發獎狀,這對小學生來說就特別有閱讀的動力。


1573433806(1).jpg


這周,英國很多學校都在辦Book Fair(書展)。在書展上,學生可以帶著零花錢去購買自己喜歡的書。女兒帶回家的是這本:《Rebel Cats》。我粗略翻了一下,里面講的是各種關于貓咪的神奇故事,一句話總結:貓咪真的是有九條命的神奇生物。


1573433812(1).jpg

1573433817(1).jpg


關于閱讀書籍的選擇,英國老師有兩種經緯分明的觀點:一方認為,必須閱讀那些詞句優美的書,而不是快餐文學;另一方則認為,只要是讀書就都值得鼓勵。


以我個人的經驗來看,孩子們的喜好各有千秋,指定書目的效果并不理想。應該鼓勵孩子們去圖書館或者書店自由閱讀,并帶些他們喜歡的書回家。引導孩子接觸不同的主題,而不是局限在一定的范圍內。茶余飯后看看《Diary of a Wimpy Kid》(英國非?;鸨母阈?,也是很好的娛樂方式。


下面這份是英國精英私立小學的部分書單,適用于英國5、6年級的學生,給大家做個閱讀參考:


1573433823(1).jpg

1573433828(1).jpg

1573433839(1).jpg

1573433847(1).jpg

1573433853(1).jpg

本期話題2:關于雙11


雙十一馬上就要到了,在國內它從前是單身節,現在是購物狂歡節。英國其實也有雙十一,不過和購物無關,英國的雙十一是對一戰的紀念,名叫“終戰日”。每年在距離11月11日最近的周日都會有國殤星期日(Remembrance Sunday)的紀念活動。


1573433884(1).jpg

圖為2018年活動


這個節日的由來非常哀慟:1918年11月11日,協約國和德國在法國貢比涅森林(Forest of Compiegne)的一節火車車廂中簽訂了《停戰協定》,交戰各方?;穑瑢е?600萬人死亡的一戰結束。1919年,英王喬治五世在停戰一周年前四天宣布默哀兩分鐘,自此成為每年英國停戰紀念日的傳統。近年來,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戰紀念日也成為了英國紀念陣亡士兵的“國殤日”,民眾在當天也悼念在歷次戰役中失去生命的英軍士兵。


1573433898(1).jpg


除了紀念日各種活動和全國默哀外,每年的10月中旬后,英國有非常多的民眾會在胸前佩戴起一朵小紅花。除了佩戴在胸前,這朵小紅花也會被別在私人轎車的車頭。這是為了紀念在戰爭中犧牲的戰士,也為了幫他們的家庭以及其他退伍軍人募集資金。這一傳統在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被保留了下來,往后每年這個時期大家都會買一朵小紅花佩戴起來,同時也以此表達對世界和平的愿景。


1573433909(1).jpg


曾有同學質疑過,這朵紅花是不是罌粟?實則不然,罌粟是一個花科,科目下有罌粟花也有虞美人等。國殤紀念日所佩戴的小紅花其實是虞美人,英文名叫做Corn Poppy,學名Papaver Rhoeas,而罌粟花的學名是Papaver Somniferum(俗名Opium Poppy)。從名字可以看出,這是兩種不同的植物。


1573433921(1).jpg

圖為2014年鮮紅陶瓷虞美人花藝術品,插滿了倫敦塔的干護城河。此后每朵虞美人以25鎊售出,所得資金全部捐贈給慈善機構用于退伍老兵。


至于為什么佩戴的是虞美人,這也是有故事的。一戰期間,比利時西部和法國北部邊境是戰斗最激烈的地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最殘酷最血腥的戰場之一,許多老兵在那里犧牲。1915年5月,加拿大詩人John McCrae在一戰期間成為一名軍醫,在掩埋戰友遺體時,看到充滿生命氣息的深紅色虞美人漫山開放,被深深感動,寫下有名的詩作《在弗蘭德土地上(In Flanders Fields)》,這首詩被譽為一戰中影響最大的詩。此后虞美人逐漸成為紀念陣亡士兵的象征物,迅速成為人們用以紀念那些死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后來的沖突戰爭中的人的最持久的方式。之后,當年的英國司令官鼓勵用出售紙虞美人的方式來資助退伍軍人。就這樣,這個傳統節日沿襲到加拿大,繼而傳到美國。所以說,英國人之所以佩戴這朵小花,目的是為了紀念1918年11月11日這一天。


1573433930(1).jpg


英國學校也都有相應的活動,告訴學生戰爭的殘酷,以此表達對世界和平的愿景。


1573433945(1).jpg


Ching有話說


在英國很多私立學校中,如伊頓、布萊頓、溫徹斯特,都有當年參加一戰二戰陣亡的學生紀念碑。和我們的抗日戰爭一樣,英國當年也有很多精英子弟走上了戰場,獻出了生命。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當年這些來自精英學校的學生陣亡率居然高過了普通士兵,文章的解釋說是因為榮譽感和責任心刻在了這些學生的骨子里的。英國私校的教育,遠遠不僅限于出眾的學術,更高的是對學生個人內在的培養,這也是英國私立教育深深吸引我的地方。


1573433955(1).jpg

400-018-0008

評估通道

Evaluation channel

快速評估通道

意向國家
  • 美國
  • 英國
  • 澳大利亞
  • 加拿大
  • 新西蘭
  • 德國
  • 瑞士
  • 法國
  • 荷蘭
  • 意大利
  • 愛爾蘭
  • 日本
  • 韓國
  • 新加坡
  • 中國
  • 俄羅斯
  • 烏克蘭
  • 西班牙
  • 泰國
  • 馬來西亞
×
日韩久久久精品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