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暑假怎么過?
當大部分人苦于烈日炙烤時
有這樣一群人已早早提上行李
踏上飛越半個地球的澳洲研學之旅
而在這12天的旅程中
最令人難忘的就是
澳洲貴族精英學校圣凱瑟琳學校的插班生活
GCAP澳洲營
澳洲排名前30的精英學校是怎么培養學生的?海外精英教育的精髓是什么?傳說中的創造力、領導力和社會責任感到底是什么?
看看全球公民大使計劃(GCAP)澳洲營的小伙伴們怎么說!
圣凱瑟琳學校,是一座具有百年歷史的澳洲私立貴族學校,坐落于墨爾本第一富人區Toorak區。學校培養了數位澳洲總督,是女性領導的搖籃。大部分畢業生升入牛劍、澳洲八大等世界頂尖名校。
一半學校,一半家
圣凱瑟琳不僅是學校,對于寄宿生來說,也是她們的半個家。
夢中的校園
比起一般學校,圣凱瑟琳學校更像一個古典的英式莊園。在格外藍的天空映襯下,學校的主色調呈現優雅的米白。
圣凱瑟琳行政樓
主行政樓,也是宿舍樓之一,是一座古典的二層小樓,經歷百年風霜的門廊上,還有精致的鏤空雕花。充滿英式風格的會客廳,木質的旋轉樓梯,水晶燈下是歷代校長的油畫,六邊形的榮譽室里陳列著一排排閃耀的金杯和旗幟,無言地訴說著她的歷史。
古典的內飾和滿柜獎杯訴說著她的歷史
當然,作為一所精英學校,校園內也有許多現代化設施。同樣是白色主調的智能化圖書館、體育館和游泳池點綴在校園中,呈現出一種一脈相承的優雅氣質。
同學or姐妹?
圣凱瑟琳共有約730名學生,大約80人是寄宿,學校也是她們平時生活的地方。和想象中抬著下巴走路的“精英”們不同,圣凱瑟琳的同學關系很親密。
GCAP的同學們在buddy(學伴)們的帶領下上課下課,穿梭在各個教室和圖書館,一起圍坐在餐廳地毯上吃午餐,聊聊校園里的趣事和課上的問題,大家一下子就熟絡起來。
圣凱瑟琳的午餐茶話會
這種親近的同學關系,和圣凱瑟琳的buddy制度是分不開的。
根據圣凱瑟琳的buddy(學伴)制,每一年新生的入學引導都是由高年級的同學們來帶領,高年級學生和新生們結成對子,無論是選課、吃飯、熟悉校園,還是作業輔導都1對1負責。這種安排在拉近不同年級關系的同時,也在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責任感。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負責
能對我們的未來負責的只有自己,所以要做最好的準備。
精英學校要學中文課
來到圣凱瑟琳之前,我們從沒有想過,澳洲的精英們也要上中文課。
圣凱瑟琳不僅開設有中文課,這甚至還是學校里的一大熱門課程。buddy們說,中國傳統的文化和快速的經濟發展讓很多澳洲人都對此充滿好奇。當然,中文也不是那么好學的,復雜的筆畫和截然不同的發音,也常常讓她們抓狂。因此,在學院的這三天,我們在和buddy學英語的同時,也成功化身中文小老師。
事實上,他們不僅學習中文,還會學習法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日語等多種語言和文化。學校也會每年組織學生去世界各地游學,參加國際義工,通過國際旅行拓展學生們的思維、視野和知識面,探索和深入了解她們在當地、在國家和在國際上的責任,也在團隊協作中鍛煉學生的領導能力。
老師教的是方法
在圣凱瑟琳,我們也跟隨著buddy體驗到一些“與眾不同”的課程,手工、辯論、油畫、設計、音樂劇、編程,這些只會出現在我們興趣班名單上的課程,對于buddy們來說都是正課,同樣有成績和學分。
互動:圣凱瑟琳三年級學生的模擬導游課
之所以要設立如此多不同維度、不同方向的課程,是因為學校認為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興趣和個性,他們希望在中學階段就讓同學們盡情嘗試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方向,并對此做好充分了解和準備。
地理課:填圖認識中澳版圖
課堂上,老師也不會直接給“標準答案”,因為過程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任務都需要我們自己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動腦”+“動手”解答。
比如在地理課上,我們就做了一個環形世界地圖來觀察中國和澳洲的位置和距離;在生物課上,每個人都要自己動手對拿到的葉子進行觀察和檢測。
三天的時間不長,但在圣凱瑟琳,我們收獲的是成長。
這段寶貴的經歷不僅讓我們的見聞更加豐富、思維更加開闊,也在充實著我們靈魂的厚度,激勵我們去攀登更高的山峰,見識更廣闊的的世界。而與圣凱瑟琳同學們的友誼,也會在時間的醞釀中,歷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