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張照片,童話一般的夢幻小鎮,是不是瞬間被吸引了?
這是我偶然在網上看到的照片,Google了一下,發現這是法國阿爾薩斯區的Eguisheim。從英國去阿爾薩斯還是比較方便的,倫敦Gatwick飛瑞士Basel,然后再開車1個多小時便能抵達。
于是乎,為了一瞬間的心動,我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于上周末飛抵阿爾薩斯,走進了這個唯美的童話世界。
也許有些人聽到阿爾薩斯這個名字會感到有些熟悉,你的直覺沒錯,這就是小學課本里《最后一課》小說的背景地。
先來簡單介紹一下阿爾薩斯。
阿爾薩斯是法國本土面積最小的行政區域,隔萊茵河與德國相望。它被萊茵河南北分開成兩個部分:北部的下萊茵省和南部的上萊茵省。17世紀以前一直屬于神圣羅馬帝國領土,以說德語居民為主,后成為哈布斯堡家族統治的領地。17世紀三十年戰爭之后被割讓給法國,普法戰爭后割讓給普魯士,一戰結束后屬法國領土,二戰初期重歸納粹德國,至二戰結束再次被法國奪回。
如今,雖然法語是阿爾薩斯的官方唯一語言,但當地人大多說阿爾薩斯語(與德語非常相近的一種語言)。在德法之間糾纏了數百年之后,這塊土地便有了混血的特色。在這里,建筑風格充滿了濃郁的德式風情,還有德語后綴的城鎮和街道名稱,但當地人卻和法國人一樣浪漫又熱情。
科爾馬
因為只打算過一個周末,無法走遍阿爾薩斯,我只去了3個小鎮。行程的首站是科爾馬(Colmar)。科爾馬因其境內運河和花船而得名,古時候便是最浪漫的地區之一,從橋上可以看到建筑在水中的倒影,景色優美。科爾馬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極其適合葡萄的種植,為它贏得了阿爾薩斯葡萄酒之都的美譽。在中世紀,阿爾薩斯葡萄酒已經成為歐洲最流行的葡萄酒之一。
在科爾馬偶遇了中國同胞,我才知道這里還是宮崎駿動畫電影《哈爾的移動城堡》的取景地。
上圖為動畫中的場景,下圖為科爾馬實景
木筋屋,是科爾馬的建筑特色。木筋屋,顧名思義就是木筋結構暴露在外立面上的建筑樣式,也稱之為“半木構造建筑”,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說的“木框架建筑”。這是16世紀普遍分布在歐洲的建筑構造樣式,但像科爾馬這樣高密集成片保留著16世紀建筑風格的城鎮卻不多見,是重要的建筑文化遺產。
科爾馬的美,不僅在于木筋屋,還在于從鎮中緩緩流淌而過的伊爾河支流酪赫河,運河的小橋上也都是美麗的鮮花裝點,從任何角度拍下來都是一幅美妙的畫面。
艾古斯漢&里克維爾
第二天的兩站都屬于著名的阿爾薩斯葡萄酒之路(Alsatian Wine Route),許多游客都會來這里尋找最好的葡萄酒。艾古斯漢小鎮(Eguisheim),被公認為是該地區最美麗的村莊。另一個小鎮里克維爾(Riquewihr),以其歷史建筑和無可挑剔的各種葡萄酒風味而聞名。
艾古斯漢小鎮,整個小鎮是環形的,它的構造以同心圓的方式,以小鎮中央的城堡和禮拜堂為圓心,一圈圈向外擴散開,在地圖上就可以看出來。小鎮上沒有什么特別的景點,完全憑借整個鎮子夢幻般的景色吸引著四面八方的游客。
在這個葡萄酒享譽世界的小鎮,我特地摘了兩顆葡萄嘗了一下,非常酸,果然做葡萄酒的葡萄并不好吃。
里克維爾(Riquewihr),可能因為地理位置更方便的原因,與艾古斯漢相比,可謂是游人如織。
在阿爾薩省地區,很多商店門口都會掛著這樣漂亮的招牌,據說是因為以前人們的文化水平不高,店家于是將招牌做得栩栩如生,這樣不識字的顧客看到招牌便能知道店家是做什么的了。
就我個人而言,我非常喜歡古鎮,無論是英國、法國、德國還是其他歐洲國家。在我看來,不同的小鎮都有著各自的美好,而這樣的美很難用相機來展現,只能身在其中去慢慢體會,去回味。
阿爾薩斯也有屬于它獨特的美,它的熱情少了一分喧鬧,多了一分淳樸。走在鬧中取靜的街道上,城鎮里繽紛的色彩會像溫暖的陽光一般照進你的心。
Ching有話說
要欣賞一個國家,你必須停留得久一些。英國的留學生們在快節奏的學習生活之余,不妨在假期多去周邊走走。法德邊界的阿爾薩斯面積不大,非常適合休閑度假,享受慢節奏的生活。逛累了就坐下來喝一杯全法國最好的白葡萄酒,再品嘗一個德國風情的豬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