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作家樸善娥在雜記《最好的教養在路上》中,提出了她認為最好的教育方式——游歷。旅途中,孩子會見識不同的文化,遇到善良的、溫暖的人,乃至遭遇各種意外,但這些都會讓他快速成長。
研學,就是這樣一種發現自己,擁抱世界的游歷。在研學的兩周中,2019全球公民大使計劃(GCAP)——美國營第5小分隊成員們的足跡橫跨美國,從加州的洛杉磯、圣地亞哥一路東行至紐約。通過在異國他鄉的2周生活,通過在美國夏令營的一次經歷,2019全球公民大使計劃(GCAP)美國營第5小分隊的同學們和我們分享了他們的研學感受。
學習篇
學校課堂更多的是嘗試
GCAP美國營第5小分隊最重要的行程,就是參加加州大型公立中學——翡翠中學的夏令營項目。
翡翠中學校園一覽
夏校開營儀式
翡翠中學的體驗課程是平時課程的延伸,課程種類包括文學、藝術、體育、STEM等。
課程表(部分)
GCAP小組的每位同學都選到了自己想上的課。這次的學習任務和往常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沒有考試,只有嘗試。
物理課,同學們的任務是動手拼裝一臺投石器,親自驗證杠桿原理的威力。
天文課,在老師帶領下,用奧利奧餅干成功制作出一個月相觀測盤。
視頻剪輯課,每個小組都可以自由地編寫小組劇本。
一位小營員在筆記里這樣形容——
“我們上課,都是學習書本上抽象的文字和符號;但在美國,每個知識點、每一條定律都是可以看到和摸到的。而且上課居然可以邊玩邊上,我以前從沒想過還有這么好玩的學法!”
大家圍坐在一起聽老師介紹舞蹈知識
美國教育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課堂上,老師經常只起到引導和啟發作用,如何設計思路、解決問題,更多地是通過學生們的小組討論和展示來完成。
學校為每位學生提供了美式午餐,大家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套餐,但光盤的好習慣是必須的!
十幾人的小班化教學,也保證了每個學生的想法都能得到充分表達。在學校插班的這幾天,同學們感受最深的,可能就是那些外國同學們的敢想敢說了。
外出游覽,終于坐上了美國著名的黃鼻子校車。美國非常注重校車安全,據說這些校車是按軍用裝甲車標準制造的,每一輛造價都超過20萬美元。
在母語環境下,英語提升自然而然
中國學生學英語的一個老大難問題,就是口語弱,不敢說、不會說。
在出國之前,GCAP的同學們同樣對此感到困擾——
“老師講話太快聽不懂怎么辦?”
“要是我語法用錯了會不會很丟臉?”
“同學們會不會覺得我英語說得不標準?”
GCAP的同學們很快交上了朋友
但一到了學校,他們就沒空煩惱這個問題了。在老師和班里大部分同學都聽不懂中文的情況下,要一杯水都得蹦幾個英語單詞出來;下課回到homestay,在熱情的主人邀請下一起爬山、逛街、做美食,話題自然而然就有了。
一旦克服了心里的恐懼感,GCAP小組的同學們發現,以上種種擔心都不會阻礙他們的自由交流。
在住家帶領下體驗美國文化
從一個詞一個詞地往外蹦,到連筆帶畫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從不敢說、逼急了才說,到自如地和美國小伙伴們聊天、討論問題,主動向美國導游問問題。GCAP的同學們證明——在好的語言環境下,英語,特別是口語提升,是自然而然、清晰可見的。
體驗課程順利結束,同學們畢業啦!
這2周中,他們進步最大的不是語法水平或者單詞量,而是對于說英語的自信和坦然。
在翡翠中學的最后一個下午,草地上豎起了充氣城堡和噴水恐龍,還有彩色刨冰和彩虹泡泡。
游覽篇
當然,除了學習之外,GCAP小組也專程游覽了美國諸多人文景點,成功打卡哈佛、MIT、哥倫比亞等美國頂尖大學。通過這次的研學,同學們對美國有了更多元的印象,開始學習著如何去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處。
踏在列滿戰機的“中途島號”航母的甲板上,美國是強大的;飛馳在環球影城、迪士尼的過山車上,美國是歡快的;站在“勝利之吻”和自由女神像下,美國是自由的;經過高樓林立的華爾街和第五大道,美國是現代的。
當然,最最重要的是,當GCAP小組的成員們站在美國頂尖名校的大門前,美國是充滿學術氛圍的。
在參觀名校的過程中,GCAP小分隊還成功捕獲了在哈佛和MIT讀研的中國留學生小姐姐們,聽她們分享了有趣的校園軼事和自己的學習經歷。
相信這次豬頭校門下的相遇,會成為一些同學的指引和激勵,幫助他們更加明確自己未來的方向。
哈佛的豬頭校門
據說,哈佛的豬頭校門最初是為了慶祝皮劃艇隊獲得冠軍,殺豬以示慶賀。而今天,人們賦予“豬頭校門”更多的寓意——一說哈佛教育研究水平頂尖,即便是豬頭豬腦般的“蠢才”來到哈佛,也能夠學有所成;另一種說法是,在校門上掛豬頭是為了時時提醒哈佛的學子不要恃才自傲,要象豬一樣謙虛。
GCAP小組的研學筆記
兩周的研學之旅,帶給所有GCAP同學們的,不僅是對西方教學方式的嘗試和語言水平的提升,更多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在這次觀世界的旅途中,同學們也在不斷地見自己,調整和發掘著自己未來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