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種語言,有人用它街頭問路,有人用它做萬人演講;有人拿它寫購物清單,有人拿他記錄人間百態。語言的使用沒有貴賤,但其中所展現出來的運用能力卻有高下之分。
01
語言運用能力不同,運用語言所產生的效果不同,語言對我們產生的助力也不同。問路的人能得到一個路線指引,演講的人卻成為萬人的指引。
因此,語言運用是我們語言學習的終極課題之一。
英語尤其如此。對大多數人,尤其是非英語母語的人來說它可能都只是一門工具語言。同一把工具,會用的人多,用得好的少,用得精的更少。
我們這一代人,對英語可謂多年苦學,打個招呼、問個路沒問題,但想要自如地用英語聊個天就難,要想再進一步討論專業問題就更是不可能了。這歸根結底還是對語言的掌握不夠,表達能力不足,才導致有話,說不出。
02
出色的表達,在我們的英語學習中到底有多重要,施強正在通過外教公益校園行活動讓更多人認識到。通過形式多樣的外教公開課,施強向更多學子展示著有趣的西方文化、純正的西式課堂以及用英語侃侃而談的風采。
此次在濱海學校的活動中,明星外教Victor繼續用他的人格魅力感染著同學們。外教的獨特身份、簡潔明確的介紹、充滿笑容的引導和鼓勵都讓氣氛變得非常熱烈。許多學生都一掃靦腆,在課堂中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施強踐行的公益公開課活動只是對常規英語課堂的補充,但除了文化和內容上的補充之外,我們其實更希望推廣一種觀念上的轉變——英語,應該是表達的工具而非分數的工具。
在語言培訓機構中,總是會有很多這樣的學生,他們有著出色的英語基礎,甚至可能憑著出色的成績敲開了很多國內名校的大門,但卻在申請留學時屢屢折戟,被不夠流利和自信的表達拖了后腿。
03
令人高興的是,越來越多的學校和家長意識到了英語教育中的弱點,并想方設法地彌補這種不足。我們的外教公益校園行活動也得到了許多家長和學校的支持。同學們對這樣活潑有趣,又能鍛煉表達能力的興趣課堂更是反響熱烈。
對施強,濱海的同學們都已經不陌生了。除了公益校園行,施強和濱海還合作組織過多次外教英語夏令營活動,讓越來越多的學生加入開口說英語的隊伍中來。
我們很開心這次再回到濱海時,聽到孩子們都在說,“老師,我記得你呢”,更開心通過外教公益課堂讓孩子們看到了未來努力學習英語的方向。
希望在數年后,他們在出國求學、職場打拼,真正需要用到英語這門語言時,也能語驚四座,成為那個發表萬人演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