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的界限即世界的界限?!?/p>
哲學家維特根斯坦的這句哲語曾激起過很多爭議和論辯。有人說,語言不可能成為思想的邊界;也有人說,沒有人能脫離語言思考。
這些關于哲學的思辨通常都會討論所設問題的邊界,但對像我們這樣泛泛而談的人來說,它的正確性幾乎是無法否認的。這可能也是施強培訓學校的明星外教Victor能一再受到同學們歡迎的重要原因。
施強和衢州巨化中學合作的英語興趣班項目已經步入軌道,老師和同學們之間的磨合也漸入佳境——
在課堂上興致勃勃的發散問題,和老師一起勾肩搭背地拍照,這可能也是值得一談的中學新體驗了。對同學們來說,Victor的到來就如同是巨人掀開了蓋子,一下就在這方圓幾十里的生活中撒入了星光。
一個外國老師講英美文化,沒有鋪天蓋地的練習,也沒有步步緊逼的周考、月考、隨堂考,我們發現學習可以很純粹——
有的只是對生活外的世界的發現,發現原來英國也有雙十一的說法;是批判性思維的建立,明白有些問題不是非黑即白,黑頭發很漂亮,黃頭發也很耀眼;是對英語學習的重新認識,學英語不是只有毫無頭緒的單詞拼寫,還有好玩的故事和對話。
最重要的是,Victor在課堂中向同學們展示的西方思維和文化差異,正在逐漸引導他們建立起國際化的多維視角和世界觀——
認識到世界不只有家和學校的兩點一線,生活也不只有上學和考試。外面更大的世界,未來更多的選擇,我們都可以通過英語這件重要的媒介去發現,去溝通,甚至自己去經歷。
Victor一直是英語學習的大力推廣者,也是各級學校英語公開課的熱門人選。面對不同的學生,他有時簡直像是有雙重人格。
對于那些亟待通過語言考試去開啟出國留學或工作道路的學習者來說,他完全是個嚴厲的教導主任,是讓大家心虛氣短的“測試狂人”。
對于那些著意提升英語學習興趣,開闊眼界和思維的人來說,他又使人如沐春風。他風趣開朗的授課風格,豐富的表情和肢體語言,都能夠快速融入到學生中去,成為他們亦師亦友的對象。
但不論是哪一種形象,我們所想要傳達的核心理想是一樣的——學習英語,使用英語,讓英語成為我們接觸更廣闊世界的敲門磚,成為我們拓展人生選擇的堅實后盾。
也許很多時候上課的目的是為了更高的分數,但學英語的目的不應該是為了考試。所有與分數有關的經歷,其實都只是我們學習道路上的一個過程,是我們邁入更廣闊世界前的一步臺階。用一句流行語來說,興趣產生熱愛;而熱愛可以創造未來。
希望衢州巨化中學的同學們,繼續和施強一起,用力去創造屬于你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