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強教育網-專注留學教育外語,權威出國留學中介機構

院校搜索

College Search

院校搜索

請選擇國家
  • 美國
  • 英國
  • 澳大利亞
  • 加拿大
  • 新西蘭
  • 德國
  • 瑞士
  • 法國
  • 荷蘭
  • 意大利
  • 愛爾蘭
  • 日本
  • 韓國
  • 新加坡
  • 中國
  • 俄羅斯
  • 烏克蘭
  • 西班牙
  • 泰國
  • 馬來西亞
請選擇院校類型
  • 大學
  • 預科
  • 外語培訓學校
  • 學院
  • 中學
  • 小學
×

23幅犀利的漫畫對比:教育不是灌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發布時間:2018-09-28 來源:轉載

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bucket,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教育不是灌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W. B. Yeats




/ 01 /



微信圖片_20180928113538.jpg


有的教育,大多是灌滿一桶水,一貫的填鴨式教學,從而使學生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科學的教育,大多會點燃一把火,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慢慢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 02 /



微信圖片_20180928113549.jpg


有的教育,父母內心大多有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盼,希望孩子日后能夠光宗耀祖。


科學的教育,成績不是父母最在意的,他們大多選擇放飛孩子們的夢想,讓他們在自己的興趣中學習,讓教育回到教育本身。




/ 03 /



微信圖片_20180928113552.jpg


有的教育,大多采取打壓式或批評式的教育,抓住孩子的短處一直不放(在批評中孩子開始討厭學習)。


科學的教育,大多采取揚長式或鼓勵式的教育,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在鼓勵中孩子開始迅速成長)。




/ 04 /



微信圖片_20180928113556.jpg


有的教育,大多帶著強烈的目的教育孩子,比如改變命運,除了學習其他一概不知。


科學的教育,大多鼓勵孩子發展各自的興趣愛好,讓孩子有更多的可能性,能更自信地融入社會。




/ 05 /



微信圖片_20180928113559.jpg


有的教育,學習最終的結果,大多只是為了更好地工作和謀生。


科學的教育,即使為了工作,但知道最終是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出發點和側重點不同,結果導向和產生的行為也會不同。




/ 06 /



微信圖片_20180928113602.jpg


有的教育,家長大多期待孩子們在受教育后,未來事業上能獲得成功,能賺更多的錢。


科學的教育,家長大多關心孩子們在受教育后,生命是否得到成長?成長比成功重要。




/ 07 /



微信圖片_20180928113605.jpg


有的教育,老師們大多讓孩子只關注腳下的每一步,目光局限在眼前和當下。


科學的教育,老師們大多會引導孩子關注無限遠的明天,目光放眼于未來。人生要有規劃,只有提前關注未來,才知道當下該怎么走。




/ 08 /



微信圖片_20180928113608.jpg


有的教育,由于過多填鴨式的方式,擅長照本宣科,導致學的知識不一定有用。


科學的教育,擅長培養終身受益的能力,即使出了學校進入社會,也能自信地應付各種情況。




/ 09 /



微信圖片_20180928113611.jpg


有的教育,由于不同體制的問題,大多培養的是記憶能力。


科學的教育,大多培養的是信息處理的能力,人腦總歸有限,尤其是在信息化爆炸的時代。搜索資料的能力,遠遠重要于記憶力。




/ 10 /



微信圖片_20180928113613.jpg


有的教育,老師大多起到的是傳道授業解惑的作用,看似沒有問題,但與學生沒有太多的互動并且只給標準答案。


科學的教育,老師大多會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性格,因材施教,激發他們獨立的思考能力。




/ 11 /



微信圖片_20180928113616.jpg


有的教育,老師會布置大量的作業,反反復復地做題,好像永遠都做不完題。


科學的教育,作業量不一定多,但一定要深刻領悟解題的思路,并鼓勵學生要學會團隊合作。




/ 12 /



微信圖片_20180928113619.jpg


有的教育,只有標準答案,長期這樣教育,容易讓人產生一個固定的思維模式。


科學的教育,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也許是同一個問題,但有不同的解題思路。




/ 13 /



微信圖片_20180928113622.jpg


有的教育,通常都是老師帶著學生看問題,所收獲的基本只是一個總結或觀點。


科學的教育,老師基本不給答案,通常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思考,所以能收獲更多的啟發。




/ 14 /



微信圖片_20180928113626.jpg


有的教育,為的是確保體能測試能夠達標,應付完老師就行。


科學的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運動習慣。健康的身體是未來工作的基本條件,越是精英人士,越會花時間鍛煉身體。




/ 15 /



微信圖片_20180928113631.jpg


有的教育,大多好像是為了某種業績任務,或是為了給自己的簡歷加分。


科學的教育,大多發自內心地用行動表明愛心,讓需要幫助的人感受到真實的愛。動機比行為更重要。




/ 16 /



微信圖片_20180928113634.jpg


有的教育,大多通過表現自己的弱勢,比如哭鬧,從而向他人索取關懷。


科學的教育,大多提倡獻出愛心,提供援助或者饋贈。施比受更為有福,你付出的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




/ 17 /



微信圖片_20180928113637.jpg


有的教育,典型的班干部風格,擅長搞師生的政治關系,比如馬屁精和小官僚主義。


科學的教育,更多傾向于培養人的責任感,比如樂于助人,使他們日后能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 18 /



微信圖片_20180928113640.jpg


有的教育,大多帶著功利主義為目的,比如為了各種考證考級,考完之后也許就沒興趣繼續了。


科學的教育,更多的是鼓勵學生探索各自的可能性,培養多方面的能力。課堂之外的能力,才是你順利走向社會和人生的重要能力。




/ 19 /



微信圖片_20180928113642.jpg


有的教育,趁孩子有假期就趕緊各種補課,琴棋書畫樣樣都要,生怕被別人落下。


科學的教育,假期來了就要好好利用,讓孩子去打工、去旅行,開始各種體驗,讓他們提早適應社會。




/ 20 /



微信圖片_20180928113645.jpg


有的教育,大多教導孩子在舒適區行走,生怕吃太多苦。


科學的教育,大多鼓勵孩子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勇敢地去冒險。安逸只會讓人墮落,冒險才會使人成長。




/ 21 /



微信圖片_20180928113647.jpg


有的教育,大多追求的是個人榮譽感,更多關心的是自己的輸贏。


科學的教育,更多提倡的是團隊榮譽,沒有一個人是完全靠自己,獲得勝利的。因為總有家人或朋友的支持,才使你堅持到現在。




/ 22 /



微信圖片_20180928113650.jpg


有的教育,大多由老師主導,似乎成了批斗大會,老師開始點名批評誰家的孩子不聽話,調皮搗蛋等等。


科學的教育,由學生們主導,親自向父母和老師們展現自己的收獲和不足。家長會,應該要多聽聽孩子們的心聲。




/ 23 /



微信圖片_20180928113653.jpg


有的教育,更像一種消費者關系,出錢上學,盡快拿到畢業證書走人。


科學的教育,更多像一種同盟關系,雖然也是交錢上學,但共同的目標是為了讓孩子能健康的成長。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更深刻地認識自己和更好地面對未來。


400-018-0008

評估通道

Evaluation channel

快速評估通道

意向國家
  • 美國
  • 英國
  • 澳大利亞
  • 加拿大
  • 新西蘭
  • 德國
  • 瑞士
  • 法國
  • 荷蘭
  • 意大利
  • 愛爾蘭
  • 日本
  • 韓國
  • 新加坡
  • 中國
  • 俄羅斯
  • 烏克蘭
  • 西班牙
  • 泰國
  • 馬來西亞
×
日韩久久久精品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