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g在英國,Ching家Didi傾情代言
來自英國的最新鮮資訊和最給力干貨
DIY是英文Do It Yourself的縮寫,在英國生活了多年之后,我深刻感覺到日常生活中DIY的重要性!
DIY在英國的盛行,與英國人喜好自己動手改善家居有關。英國《每日郵報》刊登的一篇文章就引用了一份調查說:10個英國成年人中,就有6人認為自己擅長或十分擅長家居改善。
家在英國人心目中有崇高的地位。在英國人看來,自己動手對家居設施和物品進行整修和裝飾,不僅僅是生活的需要,而且是表達對家的愛的一種最直觀的形式。盡管自己動手很辛苦,他們卻樂在其中。常聽他們嚷嚷說,假期在家里自己動手改善家居忙壞了,嘴上在發牢騷,但臉上卻絲毫不顯抱怨神色,反倒流露出一種自豪感。
從經濟角度講,DIY的盛行是因為這里技術工人的人工費非常貴,還必須預約等人家有時間了才行。人工費貴到什么地步呢?修剪樹木200多鎊,刷個墻200多鎊,修個馬桶400多鎊,鋪個地板人工費就會上千!因此,英國人幾乎人人都會DIY,夏天你可以看見老太太在粉刷花園籬笆,老爺們在剪草修整樹枝粉刷門窗。刷個墻,換墻紙,鋪個地毯,能自己干的統統自己干!
DIY商鋪在中國不常見,但遍布于英國,是專門售賣家居改善所需建材、飾物和工具的商鋪。英國最大的兩家DIY商鋪是B&Q和Homebase,至于家具,很多都是要自己組裝的,最有名的莫過于宜家了。宜家可能國內覺得性價比不高,但在英國可謂是性價比之王。
我家的衣櫥、書桌很多都購于宜家,對著圖紙拼裝對我來說已經完全沒有挑戰性了。我最輝煌的戰績大概是在若干年前,買了一張宜家的高低鋪,憑著一張照片,充分發揮想象力,硬生生的把一堆木條變成了一張床!
隨著DIY技能的提升,室內裝飾已經難不倒我了,于是乎開始折騰家里花園。剛搬進來時的花園,雜草叢生,凌亂不堪。從來沒有園藝經驗的我,當時并沒放在心上,以為周末動手理理就好,哪里想到這將是一場浩大的工程。
首先是雜草,在花園細細走了一圈才發現雜草太多了。當時請教了一個精通園藝的朋友如何除雜草,朋友搖著頭說,這花園里雜草和草地已經分不清了,需要把整個土地都翻一遍。
然后找了專業人員來看,他們建議把花園里的土全換了,報價6000多鎊,真是嚇死寶寶了,果斷只能自己動手。
于是,一場轟轟烈烈的花園DIY項目拉開帷幕!
我們租了推土機,把花園里的土翻了四遍,每翻一次都把雜草揀出來,把土打松。不是舍不得把土倒掉,而是在英國倒土要到專門的地方,而且收費很貴。所以最省錢的方法就是把現有土里的雜草除掉。
多說一句,漂亮的蒲公英對花園來說絕對是個噩夢,不僅容易繁殖,而且根部長至10多厘米,如果除不干凈,就等著“春風吹又生”吧!
推翻地機不僅是個體力活,更是一個技術活。老公從最開始的累個半死,只前進了一點,到后來推著翻地機滿花園轉;我一邊梳理雜草,一邊從土里挑出蟲子喂雞,感覺自己晉升成了合格的初級農民。
(翻完地)
一邊翻地,一邊收拾花園里的荊棘。不知為何前任隔壁鄰居種了好些荊棘,然后我家花園的左側,荊棘遍地。多刺的荊棘,根本不是用手能處理的。所以我們買了電動鋸子,一片片的開荒過去?,F任鄰居也從他們那邊開始收拾,兩家齊心合力,終于把荊棘林給徹底鏟除了!
花園收拾干凈后,便開始想著如何重新布置花園。
(修整到一半的小花園,差不多弄了一年)
家里孩子看到隔壁鄰居養雞,便嚷著也要養。因此,我們在花園后面攔出一塊區域,作為雞舍(不能把雞散養在花園里,一是要收拾雞屎,二是雞會翻草地,花園會被弄亂)。
最初養雞,我們只選好看的,結果一次度假回來,兩只雞都飛走了……后來乖乖選了高產聽話的好母雞。
然后在雞舍兩邊種上了花花草草,如我喜歡的薰衣草、爬墻薔薇等。
(薰衣草)
(爬墻薔薇)
還種上了櫻桃樹,兩年后,也就是今年,櫻桃開始結果了。
原來的蘋果樹,經過修剪,現在結的蘋果味道也不再苦澀。
(還沒成熟)
掛上兩籃草莓。
今年春季種上了幾株樹莓,我想明年它們也會結果的。
每當看著自己辛勤打造的小花園,我心里都有滿滿的溫馨和感動,這大概就是付出得到回報后帶來的喜悅與成就感吧。
英國人的DIY動手能力,真的可以說是他們賴以生存的依據,既有利于資源的節約和環境的保護,還能為我所用,真的值得我們國人學習。通過自己動手做,能使自己的居室更加舒適,更具個性化。
Ching有話說
不了解英國人的時候敬佩他們的動手能力強,親身經歷了,才知道其實他們從小就接受這種教育。在學校他們有木工、烹調、花園技能等各種勞技課程,孩子們是實實在在地學,老師是認認真真地教。既鍛煉了動手能力,又培養了想象力,加上家庭氛圍,所以成就了英國人的DIY高手之名。
Ching在英國,每周五更新,下期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