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g在英國,Ching家Didi傾情代言
來自英國的最新鮮資訊和最給力干貨
英國的孩子如何度過她們的暑假?
旅游肯定是其中一個最普遍的答案。假期帶著孩子度假旅游是大多數英國父母都會做和一定要做的事。他們希望能夠通過旅行來開闊孩子的視野,了解不同的文化,認知世界的美好,從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英國中產家庭其實并不太熱衷奢侈品的購買, 但是在休假花費上可謂是出手大方,愿意在經濟能力范圍內給自己最好的假期。 歐洲大陸是非常熱門的選擇,西班牙、葡萄牙、法國、德國、意大利、丹麥等等,在哪個城市都可以聽到英語。我非常認同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許孩子們大了會忘記那些去過的名勝,但是旅行中的細節可以讓孩子收獲很多。
(我很喜歡的一句英文諺語: 世界就像一本書,不旅游的人,永遠只停留在一頁)
閱讀,英國人無疑是熱愛閱讀的。英國新版10英鎊他的背面不再是政治人物或科學家,而是著名女作家簡·奧斯汀的畫像和她的代表作《傲慢與偏見》中的一句話" I declare after all there is no enjoyment like reading!" (我認為沒有什么比閱讀更讓人愉悅了) 。
為了鼓勵孩子們養成閱讀的興趣, 很多當地的圖書館都會在假期展開不同主題的”Reading Challenge” (閱讀挑戰賽)的活動。
孩子需要在一個暑假讀完至少6本書,以此來收集卡片,最終會獲得一塊獎牌。今年還增加了抽獎環節,有兩名幸運兒將能抽中Kindle作為獎勵。
各式各樣的Summer Camps,根據BBC的一項調查,英國家庭中有90%的父親有工作,68%的母親有工作。對于父母都要工作的家庭來說,長達6周的暑假是不可能天天度假的。 在2周左右的度假后,父母必須安排好孩子們的暑假生活。最省錢的方式可能是請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暑期來照顧孩子。可是一來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愿意犧牲自己的時間精力來幫忙,二來英國每個家庭都有兄弟姐妹,老人需要兼顧不同的子女,所以總的來說,祖父母只是方便應對危機的其中一個方案而已。
英國12歲以下的孩子法律上是不允許獨自在家的,假期余額不足的父母必須要給孩子們安排好社區開辦的暑假托管班或夏令營等。英國幾乎找不到暑假補習班的,所以等開學后,孩子們的平均學術水平會倒退6周。就這點來說,有時我頗為羨慕國內的媽媽們。
英國本土孩子參加的夏令營大概分為兩類:
1)Multi-Activity Summer Camp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夏令營, 各種各樣的活動,唱歌、跳舞、游戲、戶外活動,活動很豐富,孩子們認識新朋友,一起玩一整天,是非常理想的‘充電’形式。 這種營地的價格在50鎊左右一天。
2) 主題類的夏令營
比如樂高、空手道、舞蹈、stem等等,主題非常多,這類營地的時間最長1周,最短1天。能給孩子們帶來很多針對性的集中體驗,個人認為是個讓孩子嘗試新興趣愛好的好機會。今年夏天給女兒報了芭蕾, 給兒子報了stem,看看是不是有興趣學下去。這種營地的價格在50-100鎊左右一天。
高年級的學生,可以去參加大學開設的一些營地,這些營地大多就是學術性質了。為了保證教育的公平性,很多頂尖大學都會為在公立學校讀書的低收入家庭的孩子開設課程,讓他們體驗頂尖大學的教學魅力,鼓勵學生更加勤奮學習。
Summer Time
義工/兼職,讓孩子早日接觸社會,一向是英國的教育傳統。很多孩子在滿16周歲后會利用閑暇時間打工,賺些零花錢。之前國內也報道過貝克漢姆的兒子在咖啡館打工賺著每小時3-4鎊的時薪。此外,英國人非常著重社區的概念 (Community)。做義工服務社區的觀念是從小在學校教育中就被灌輸的。
社區服務可以包含很多不同的活動,例如在圖書館幫忙,參與組織不同的夏天社區活動、募集善款、幫助慈善商店整理貨物或者收銀、去養老院陪老人聊天等。而在過程中他們也會學到很多東西,包括溝通能力、組織活動的能力、團體合作等。這些能力未必能夠在學校里面學到,做義工便可以令學生發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成為一個更全面的人。
Ching有話說
總體來說,英國過暑假豐儉由人?,F在很多公司都很人性化,允許員工在暑假這樣的大假期中,work from home(在家上班)。所以很多親子游樂園里非常常見的景象就是: 一群爸爸媽媽帶著臺筆記本在一旁辦公, 孩子們盡情玩樂,可謂是最價廉物美的過暑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