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愚樂致死”的年代,抖機靈太多,套路太長,走心開始顯得另類地令人難以接受。
可是略一想,也不是的。
喬布斯的工匠精神,至今還有很多追隨者;
受人追捧的奢侈品牌,產品無一不閃耀著精益求精的精神;
全世界壽命超過200年的公司,國土面積不大的日本擁有最多。
不走心,怎么做好產品;不是好產品,怎能留人心。
而當“做課程”遇上“走心”二字,那么,老師只有兩個選擇:
要么折磨自己,要么折磨設計師同學。
于是
1個十分鐘課程花了1星期,10個花了2個月。 (老板都要跳起來了)
但是過程又是非常reasonable的:
●【課程體系】根據過去在機構的多年教學經驗,先創立好整一個體系。體系中每一塊內容都要能解決同學們學習時遇到的問題。如果是已經有的教學內容,繼續參考市面上至少2本暢銷教材,確認技巧的專業性;如果體系中空缺的,再去查閱資料(一般有網頁、書籍、視頻、各大機構等),再補充自己的整一個教學體系,這通常需要2天時間
●【選擇素材】查閱中英文語料庫,國外報刊雜志文章,找出合適的句子,這通常需要1天時間
●【PPT制作】和設計師溝通,確定PPT風格,再制作PPT, 這通常需要1天時間
●【錄屏剪輯】想好講解思路,錄音棚錄音(言語不能重復,并且要求簡潔),錄完后剪輯,這通常需要1天時間
●【后期技術】技術同學要根據音頻內容,做PPT動畫。并且把音頻和PPT結合起來放到網上,這通常需要0.5-1天時間
這個過程, 怎么說呢
慢,長,精,細,難。
可是,不走心,怎么能打磨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