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給大家講了中英在生活文化上的差異,得到了很多留英學生的共鳴。這次在回國之后的"Ching粉見面會”上家長跟我談的最多的就是英國教育的問題,那么今天Ching就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中英教育文化上的差異。
中英教育在各方面的差異可以從我自己孩子的低齡教育上就可以看出來,由此暴露出的中英教育差異也是可見一斑。
上課形式
在UK,老師上課是沒有課本的,老師授課的內容是根據學生的情況自己準備的講義。小學階段不分學科, 老師是全科老師,一個老師負責大部分的教學,包括英語,數學,科學,但音樂和體育老師是專職老師。
一般一個班上不超過30個學生,1個老師加2個teaching assistant。老師按照學生的學習程度分成5組,在上大課的時候,會進行單獨的小課教學,以此盡量讓每個學生都能跟上課程學習的進度。
學習內容
對于有些課程,學校每個學期會設定一個主題,圍繞主題來進行教學。例如今年女王90歲生日,歷史的教學都是關于女王生平的大事件,還順帶介紹了王室成員;再比如地理,這學期是關于自然災害的,學習了像地震,海嘯,臺風,雪崩之類的自然常識。
學校還會經常組織一個特色活動。例如讀書日,學生都穿成書里主角的形象。講英國工業革命,學生會穿成18世紀窮人家小孩的日常打扮;圣誕節大家會扮演各種圣誕特色形象:天使呀,圣誕老人呀。所以一到讀書日,小孩子們都很開心,并不會有厭煩或抗拒的心理。
家庭作業
英國的小學生幾乎沒有什么作業的負擔,一個小學生每周的作業量大概在0.5-1個小時 ,國內小學生一天的作業量可能還遠遠不止這些。除了平常的練習題,學校會布置有很多開放性的作業,這些題目沒有標準答案。比如說,介紹一個自己心目中的英雄;設計一張景點單頁。一年級的學生作業很多都是手工作業, 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家長會
國內的家長見面會,基本上是班主任把家長召集到一個會議室或教室里。英國則不一樣,家長會都是一對一的,老師和家長單獨溝通,介紹孩子的學習情況,并詢問家長是否有什么問題或擔心之處。
老師與家長談話時,總是和顏悅色,并且不管成績如何,總是真誠地肯定孩子的長處,強調學生的優點,想聽孩子的缺點真是太難了。
課外活動
基本沒有學術類的課外活動,什么作文呀,奧數呀,在英國根本沒有這一說。相反,英國教育更注重對孩子體育和音樂的培養。英國的小學基本上下午3點就放學了,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各種各樣的游戲和體育活動。我家女兒報名了游泳,空手道和芭蕾;兒子報名了游泳,空手道和小提琴。兒子還參加了童子軍(教授一些大自然的常識,野外生存技能)。
當你真的來到英國,感受到真真切切的英國教育,你就會發現這里有完全不同于“中國式”的教育體制,在掌握專業的學術能力的前提下,學生的其他天賦都能在這里能到最大程度的開發!
Ching 有話說
英國的教育更多的是寬進嚴出,小學階段讓孩子在玩的過程當中培養觀察,創新,獨立能力;在GCSE階段鼓勵學生嘗試多種學科課程,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在A-Level階段加深學習難度,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為進入大學做好前期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