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逃掉”了今天中國的高考選擇出國留學,就不用“煩惱學習鴨梨大”啦?不是呢!
在國外,就連最受中國學生喜愛的歐美日韓等國家都有“高考”制度,準備出國的小伙伴睜大眼睛看好了!
中國高考
每年的6月7日至8日,都是高三學子“不敢輕易狗帶”的日子,2016年全國統一高考今天開始了,沒有參加考試的小伙伴是不是也很緊張和興奮?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簡稱:普通高考或高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要的全國性考試之一,全國各地均于每年的6月7日開考并依各省情況持續2至3天。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的定義是:合格的高中畢業生和具有同等學歷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
高等學校根據考生成績,按已確定的招生計劃,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
因此,高考應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
高考以省為單位。
雖然名義上為全國統一考試,但是部分地區自2001年起全面或部分采用自主命題的試卷,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山東、江蘇、湖南、福建、四川、江西、安徽、浙江、陜西、遼寧、湖北、廣東、海南等地。
2015年,江西、遼寧和山東三省將全面采用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題的試卷。
2016年,新增湖北、廣東、陜西、四川、重慶、福建和安徽七地使用全國試卷。
高考采取閉卷考試的形式,全國卷考試內容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統一劃定,自主命題的省市由該省市教育考試院確定考試范圍,但采取全國統一的《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根據個人選擇而不同,必考內容為語文、數學和外語,選考內容因考試地區的不同而不同。
目前除必考的三門科目外,大部分地區的考生還將根據所學種類參考綜合科考試。綜合科分為文科,理科兩類。
文科綜合包含了政治,歷史,地理。理科綜合包含了生物,化學,物理。少數地區的考生選考單科或其組合。
2014年,教育部正式發布關于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取消絕大多數地方加分項目,加大中西部地區錄取比例,文理不分科,高考總成績由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的成績,以及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技術中選考3門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組成。
選考科目成績按21個等級賦分。
學業水平考試7門科目在高二、高三中共有4次機會考試,考生每門科目可選2次機會考試,分數取較高值。
外語在高三中共有2次機會考試,分數取較高值。高校錄取不分批次,采用“專業+學校”方式進行投檔錄取。
該高考改革方案于2017年率先在上海市、浙江省試點,2020年在全國推行,形成“中國特色招生考試體系”。
英國高考
想去英國留學的小伙伴,或許不知道,其實,英國A-Level考試就是英國的“高考”,英國大學都認可A-Level考試成績。
英國高中課程(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 )簡稱A-Level課程,它是英國的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高級水平課程,是英國的全民課程體系,也是英國學生的大學入學考試課程,就像我國的高考一樣,A-Level課程證書被幾乎所有英語授課的大學作為招收新生的入學標準。
大部分英國學生都是用兩年的時間修完這種課程,但能力很強的學生有時也可在更短的時間內修完。
學生甚至可以直接在國內自學三到四門A-Level課程然后去北京、上海、廣州等地英國文化委員會參加考試。
這種課程要求學生學習三門或四門主科課程并參加畢業考試,考試合格者即可進入大學就讀。
學生的考試成績及其所選修的A-Level課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能否進入理想的大學和學習所選擇的學位課程。
英國的大多數中學開設的A-Level課程科目相當廣泛,有文科、商科、經濟、語言、數學、理科、計算、法律、媒體、音樂等。
美國高考
ACT(American College Test)考試與SAT考試均被認為是“美國高考”,它們既是美國大學的入學條件之一,又是大學發放獎學金的主要依據。
兩者在出題機構、試卷構成、題型、判分標準以及考試日期上有所不同,但在申請美國名牌大學時的作用與效力相同。
ACT(American College Test)考試被很多美國大學承認,但中部和西部的院校居多。
和SAT不同,ACT考試更像一種學科考試,它更強調考生對課程知識的掌握,同時也考慮到了對考生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的測試。
從難度上看,ACT考試比SAT更容易一些,尤其對中國的考生來說,選擇ACT考試可能更容易在短期內獲得相對滿意的成績。
SAT,全稱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中文名稱為學術能力評估測試。
由美國大學委員會(College Board)主辦,SAT考試隸屬于由非盈利性機構美國大學理事會(College Board),并由美國大學理事會出版、完善。
之前由教育考試服務(ETS: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進行命題、印刷和評分。
澳大利亞高考
就高考而言,澳大利亞是各州自治,也就是說,各州分別出卷、決定考試時間,甚至分別取名。
比如,在NSW新州,高考叫HSC(Higher School Certificate),在VIC維多利亞州叫VCE(Victorian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Higher School Certificate,簡稱HSC,是一個證書授予那些在新南威爾士州中完成高中學習(11和12年級)并通過考試的高中學生。
類似于中國的高考和高中畢業證書。
HSC是從1967年引進新南威爾士州使用,最后主要修訂是在2001年。
HSC當前是新南威爾士州的教育部(Board of Studies of NSW引)管理和發展。
2009年,有60,261名學生參加了HSC,是澳大利亞歷史上最多的12年級學生。
新南威爾士州的HSC考試,相當與中國的“高考”,每年10月開始,持續到11月中旬結束,考試科目有近100門。
12年級的學生們有考試時去考試,沒有考試時照常上課、活動等。
HSC提供的科目與中學課程匹配,給予學生更多的課程選擇權利,使學生的興趣、能力得到發展。
HSC考試面向世界各國考生,也得到世界上主要國家和地區大學的承認。
目前,澳大利亞、英國、美國、加拿大、香港、新加坡、新西蘭的全部大學及德國、日本、意大利、希臘、挪威、芬蘭、奧地利、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的部分大學都承認HSC考試成績。
用HSC的適當成績,可以直接到這些大學就讀。
VCE是澳大利亞維多利亞省的證書教育,Victoria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的簡稱。
頒發給成功完成維多利亞州大學預科課程(高中)學生的畢業證書。
維多利亞州高考課程評估當局(VCAA)對學生考試成績進行審核和評估,合格后頒發給VCE證書。
新加坡高考
新加坡A水準考試相當于“高考”,A水準(A-level)考試即劍橋A水準考試:Cambridge 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簡稱GCE A Level。
A水準考試是英聯邦國家通用的普通中等教育水平考試,但英聯邦一些國家教育制度已經發生改變,不同國家的A水準(A-level)教育通常已經在風格、系統上有了較大轉變。
新加坡劍橋A水準(A-level)考試由新加坡教育部,劍橋大學國際考試委員會聯合組織,是目前新加坡政府4所大學入學的資格考試,每年年舉辦一次,成績為英聯邦各個國家所承認和接受。
考生可以用獲得的成績為標準申請進入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和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或是英國、澳洲等國家的知名大學。
新加坡A水準考試是初院和高中學生考取政府大學的直接途徑,國際學生如要到新加坡政府大學就讀,也需要通過A水準考試。
此外,新加坡A水準考試也具備其獨有的優勢:
世界名校的通行證:
A水準考試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廣泛采用的基礎教育體制,受到世界160多個國家數千所大學的認可,畢業后學生可赴美、英、澳、加、歐亞等多個國家任何一所大學就讀。
甚至可以直接報讀香港的大學,或獲高額獎學金就讀新加坡頂尖公立院校。
權威課程、國際認可:
新加坡高考,劍橋大學與新加坡政府合作更具權威性,適合華人就讀。
跳板留學,經濟劃算:
持有A水準考試成績的學生,在申請海外院校時被優先對待,還可以憑借考試的成績獲得相應的獎學金。
獎學金、留學、工作、移民多重收獲:
參加新加坡A水準考試可獲得80%的政府助學金,在新加坡就讀世界頂級公立大學,畢業后不僅可以工作無憂,而且綠卡即得、全家移民。
因人施教、項目保底:
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學術起點和接受教育信息的快慢度,報讀A水準課程的學生至少有三條不同的出路,適合不同程度的學生需求,讓學生未來深造永不落空。
日本高考
日本高考分為兩次進行,第一次是國立、公立和部分私立大學,在每年的一月進行的一次全國統一考試,它類似于中國的高考,主要是基礎學科,國語、英語、數學、理科(物理、地理、化學、生物)、社會學科。
第二次專門考試,從二月中旬至3月底,各校再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綜合能力考試。
日本高考不是一錘定音,國立、公立和部分私立大學,在每年的一月都有一次全國統一考試,主要是基礎學科,國語、英語、數學、理科(物理、地理、化學、生物)、社會學科。
從二月中旬至3月底,各校再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第二次專門考試。
日本是一個非常重視學歷的國家,一個人擁有什么樣的學歷會直接影響到其事業的發展和薪水的高低。
而能否上大學,上什么樣的大學,更決定了一個人進入社會以后起跑線的高低。
要想出人頭地,必須有一個好的起點,在日本,高考就是人生命運的轉折點。
韓國高考
韓國高考又稱“大學修業能力考試”,考生要在一天內考完5門科目。
韓國高考在每年11月的中旬舉行,每年都有數十萬名考生參加考試,錄取率只有50%。
在高考當天,整個韓國的空氣中似乎都彌漫著緊張氣氛,曾有韓國學生形容本國高考是場“核戰役”。
韓國的高考分文理科,又設文理科的必考及選考考試科目和任選考試科目一共5科24門。
語文為文理科必考科目;
數理一共3門,分別為共同數學、數學Ⅰ、數學Ⅱ,文科要考前2門,理科3門全考;
社會探究分為3門,共同社會、國史、倫理,文理科都要考。
另外,文科考生還要從政治、經濟、世界史、世界地理等5門中選1門;
外語分為外語一(英語)和外語二(包括德語、法語、西班牙語、中國語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