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德國留學與法國留學哪個更有優勢,需要從多方面分析。以下內容不涉及博士教育,因為博士專業化太強,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實驗室和老板,有時在研究所公司等非教育機構隸屬工作范圍,已不是國家層面上可以比較的。
英語授課教學
去法國留學的幾所高商英語教學不差,但是某些課程也還是要法語的;去德國留學也有英語項目,但是相比法國留學的英語項目差點。
德語和法語的學習難度
在入門和初級階段,法語比德語簡單;B1-B2階段以后,德語比法語簡單。因此有去法國留學多年的人難以達到C1水平的現象發生,尤其是因為音節連誦的原因。但是德語即使很多援引開頭的詞在一塊也不需要和上一個輔音詞連讀,因此聽力簡單很多。去德國留學,即使平時說話中有語法錯誤,人家也能聽懂,但是法語的難點在于人家一說快你就不明白了。
教育體制
德國實行大眾教育,即讓所有人盡可能均分教育資源,所以德國不搞排行榜,但是學校多少還是會參差不齊。按門類分為綜合性大學universitaet和專業性大學Fachhochschulen。德國人也像中國人喜歡去國外留學,德國的精英大部分跑去美國深造,以至于去德國留學的學生在德國接觸不到精英。
而法國恰恰相反,最好的教育資源集中在最優秀的一批學生上,按成績或者排名招生掐尖錄取,以致中學時期就有了一枝獨大的現象,比如巴黎的路易大帝中學自己出了歷史上三分之一的總統,以及雨果、伏爾泰、羅曼羅蘭上百位文哲大師,還有一批雪鐵龍、米其林這樣的工業創始人。
法國的大學分為兩種,公立大學universite和“私立”的grande ecole,這里又分兩類,商學院(Ecolecommerciale)和工程師學院(Ecole Ingenieur)。商學院基本全是私立,學費高昂,但是工程師學校排名頂尖的十幾所全是國立,而法國高等教育壟斷就在grande ecole。每所GE都有自己獨立的入學考試concours。去法國留學,如果被top1學校錄取了就不要去top2學校,因為法國第一名可以把第二名甩出很遠。
這樣的體質影響去法國留學的學生長久的職業軌跡,第一份工作薪水,乃至前幾年的發展都跟學校排名嚴格掛鉤。
入學及畢業難度
法國的grande ecolee入學難但畢業容易。德法兩國好的universitaet(hochschule)/universite也不是入學容易,有時甚至要等一兩年才能錄取。但是從畢業角度來說,德國難于法國,因為德國留學生幾次不過注定沒有文憑,但是法國留學生如果考不過,可以在下一年申請一個好過的學校,或者換個簡單的專業。
獎學金
去德國留學沒有拿全獎的可能,但有些學校有每月200左右的補貼。蘇黎世聯邦理工有每月1750瑞郎的優秀學生獎學金,但是名額只有幾十個。而在法國,像德國那種部分獎學金的項目很多學校都有;此外在10個一流的grande ecole里面,每年至少有300個月入1000歐上下的全額獎學金名額,以至于有中國本科學費靠貸款的貧困生都可以去法國留學。去德國留學雖然也有全獎機會,但是根據其大眾化教育的傳統,他們的模式不側重把頂尖的精英挑選出來獎勵。
經濟開銷
德國物價低于法國,兩國勤工儉學的機會對等,但是去法國留學的學生只有universite假期長可以打工,grande ecole就沒有,而且這個多半還是要學費的。法國政府對于學生有房租補助,就是說你只要付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房租。
留學生數量
德國留學生多于法國留學生,但近幾年因為法國各種野雞大學瘋狂招收中國學生,這一趨勢有可能扭轉。
專業
1自然科學:除了牙科以外的醫學,法國都強于德國,數理化、ENS 和X對所有德語學校(包括蘇黎世聯邦理工)都是秒殺級的。
2工程類:如果力學部分偏向理論就去法國留學,因為這些嚴重依賴數學基礎,法國優勢太大;偏向應用的可去德國留學;電類專業,除了純IT可以去法國留學以外,所有涉及硬件哪怕middleware的都選擇德國留學,原因見就業分欄。
3經濟管理類:選擇去法國留學或者瑞士德語區,這方面德國的選擇余地太小。
4文法類:法語語言基礎扎實就去法國留學,德語語言基礎扎實就去德國留學。
就業
去德國留學畢業后容易在本國就業。一方面是因為德國經濟形勢較好,尤其是小公司比較多,而且移民政策積極,鼓勵德國留學生留下工作;而法國有個CDI(無限期工作合同政策),即企業只要沒有嚴重錯誤不得隨意解雇員工。這樣一來就導致企業招聘的時候,不敢輕易雇人,因為一旦用錯人就不便辭退,但這對于法國留學生而言并不利好。另外法國留學畢業生找工作時間只有6個月,現在增加到一年,德國留學畢業生找工作時間為18個月。
入籍
入籍法國籍非常容易。當然兩國入籍都有語言要求。德國要居住滿8年才可以,德國留學生有文憑的可以減少到六年;法國要求是居住滿五年,法國留學生有文憑的可以縮短到兩年。換句話說你去法國留學讀兩年書,混到學士學位就可以拿法國籍了。這個僅僅是理論上,如果你連語言都不過關,也無法入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