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是我經常走訪的一所學校,因為我丈夫是劍橋大學的博士,目前在劍橋大學教書。因為他的關系,我認識了很多劍橋大學的教授。國內留學圈有很多人把我和我丈夫合稱為“劍橋夫婦”。今天我就來和大家說一說我眼中的“劍橋大學”。
很多年前,當我第一次來到劍橋,我也曾和很多人一樣,傻傻地問路人:“劍橋大學在哪里?”路人一臉呆萌地望著我回答說:“不知道?!?br/>摸索過后我才了解,劍橋大學并不像其它大學一樣整個學校坐落在一處,它的學院和院系分布在劍橋鎮的各個地方。所以,如果你初到英國,問當地人劍橋大學在哪里,他是無法回答你的。
(劍橋地圖)
劍橋大學是英語世界中歷史第二悠久的大學,有31所成員書院(constituent colleges)。劍橋大學現有150個院系部門,整個大學與城市融為一體。
國王學院是劍橋大學內最有名的學院之一,成立于1441年,由當時的國王亨利六世創建,因而得名“國王”學院。學院建立之初就追求宏偉壯觀的建筑,而其建筑群中最著名的當屬學院的禮拜堂,它聳入云霄的尖塔和恢弘的哥特建筑風格已經成為整個劍橋鎮的標志和榮耀。
可能是近年來中國游客多了,國王學院應景地在橋邊添了這塊石碑?!拜p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三一學院培養了牛頓、培根、拜倫等名人,可謂聲名赫赫。近現代的三一出了32位諾貝爾獲得者,占了劍橋大學諾貝爾獎獲得者的1/3(劍橋大學共出了91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還出了6位首相。順便說一下,三一學院可是一所土豪學院,僅所擁有的土地價值就超過了8億英鎊,加上學院投資有方,每年都有很高的投資回報率,是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中最有錢的學院。所以,三一學院的學生福利是相當好的。
(三一學院名人堂)
如果你留意看下三一學院大門口上方國王亨利的雕像,會發現亨利的權杖變成了一條椅子腿。相傳幾百年前的某個晚上,一群淘氣的學生惡作劇用椅子腿換掉了權杖。第二天一早,全院老師和學生都發現了,大家都在猜測院長是否為此勃然大怒。出人意料的是,校長一笑了之,認為這是反抗權威的獨立精神。這條桌子腿就此保留了數百年。
下圖這可是世上最有名的蘋果樹:三一學院門口的這顆小蘋果樹據說是當年砸中牛頓的那顆蘋果樹的后代。但我在劍橋待了這么多年,可從來沒見它結過果實。
圣約翰學院(St. John's College),劍橋第二大學院。
院內的嘆息橋聲名在外,是仿照意大利威尼斯的嘆息橋而建的。據聞從前每逢有學院里的學生經過這座橋時,便代表開始了考試的季節,學生們因擔心考試成績而發出感嘆之聲,該橋因此得名。
據說,以前每年考試結束,總有學生會從橋上跳入河中(不是自殺,劍河并不深,學生大多都會游泳,跳河的學生有的是因為考不好發泄,有的是為了歡慶),學校不勝其煩,就用鐵柵欄把橋給封了。
伊曼紐爾學院(Emmanuel College, Cambridge),不在中心區域,這座不大的學院,培養了哈佛大學的創始人John Harvard。
還有一個學院值得一提,那就是霍金所在的岡維爾與凱斯學院(Gonville and Caius College, Cambridge)。岡維爾與凱斯學院建于1348年,是劍橋大學第四古老的學院,擁有歷史悠久的醫學教學傳統。
再來說說劍橋的特色景點吧。
坐落在泰勒圖書館外的蚱蜢鐘,是劍橋大學的著名景點。一只巨大的金色蚱蜢不停地蹦跶在這座華麗的鍍著24k金的大鐘上,它于2008年建成。解說稱,此鐘意在勸勉學生努力學習,不要讓時間荒廢,被蝗蟲慢慢蠶食。
說起霍金,最近我朋友在街上和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偶遇了呢,看下圖,朋友拍了他的背影。
劍河游船是劍橋的特色項目。劍橋大學許多著名學院如三一、國王、皇后、克萊爾、圣約翰等都建于劍河邊。乘小船穿過一座座拱橋,是一個非常美好的體驗。By the way,撐船解說的小哥顏值普遍都很高哦,算是一個額外福利。
很多學院都有自己的碼頭,小船可以外借。閑時呼朋喊友劃著小船游蕩在劍河上,順流而下,覓一塊草坪,燒烤一番也是很有樂趣的。
劍橋大學作為一所歷史悠久的超高端學府,它的魅力對我來說,不僅在于它濃厚的學術氛圍和典雅的校園環境,更在于它的活力和創新力。當然,也因為我之前在劍橋大學住過一段時間,對它有了一種念舊的情懷,從而格外喜愛在校園里漫步,靜待時光流淌。
Ching有話說
劍橋大學的本科申請比較特別,學生不是向大學遞交申請而是向學院遞交。通過筆試和面試,學院的Tutor基本上就是可以決定你命運的人。所以如何選專業,如何選學院,是需要好好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