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網絡上看到美國知名記者的報道,通過記錄美國高中生的生活,發現美國高中生為了得到4.0的GPA,每天只睡4個小時。這樣的報道讓很多人大為吃驚。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去看看怎么回事吧!
在有些國人的印象里,仿佛美國就是天堂,當出國留學變得越來越稀松平常時,人們會更加覺得美國的學生應該生活的比較輕松,至少不會像中國孩子這樣“壓力山大”,從幾歲就開始奮斗在起跑線上。其實,這樣的印象急需糾正。
成功都需要付出努力
其實,美國中學生也是很辛苦的。據報道,美國小孩從學前班到上大學要參加112次大考。為了得到最高的平均成績4.0,他們一天只睡4個小時,灌下4 大罐拿鐵咖啡,為的就是能夠熬過一整夜。許多美國高中要求學生必修數學、英語、科學(包括生物、化學、物理)、歷史等。盡管下午3點放學,但學生也要花很多時間完成作業。
美國教育從小強調批判思維,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雖然與國內的填鴨式教育不同,不需要學生死記硬背,但是學生壓力也同樣很大。除了必修課,美國的中學生還須應對大量的選修課。與中國的學生需要應付期中、期末考試不同,美國的考試次數更多,關注學生學習的每個階段。
為了成功,美國學生和中國學生一樣,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一刻都不敢懈怠。中國卓越在分數上,美國卓越在能力上,但都要求卓越!
只有經歷過風雨,才會看得見彩虹
但是準備去美國讀高中的同學們也不要被嚇倒,與中國的高中相比,美國的高中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發現問題,并且鼓勵學生發展自己的愛好和特長,課外活動豐富多彩,讓學習和課外活動很好的結合起來,努力給學生創造自由發展的空間和氛圍。
考試前的熬夜學習是為了獲得更好的成績,平時的勞逸結合是為了讓高中生活更加精彩。只有經歷過風雨,才會看見彩虹,進入美國的學校只是第一步,腳踏實地的努力才能獲得最終的成功。
總而言之,對于“美國高中學生每天只睡4小時”的新聞報道,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既不能過分沉醉,沾沾自喜,也不能消極喪氣,看不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