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g在英國,Ching家Didi傾情代言
來自英國的最新鮮資訊和最給力干貨
每到圣誕節,英國的大街小巷可謂是萬籟俱寂。商店、餐館一律關門,公共交通除了飛機幾乎全部停運。在英國,圣誕節意味著與家人在一起。
之前在劍橋生活的那些年,我會在圣誕夜排隊去國王學院聽合唱團的圣誕歌曲。后來,我習慣了在圣誕節當天去各個教堂走走看看,來感受圣誕節的氣息。
今年當然也不例外。圣誕節當天,我就來到了Salisbury Cathedral,索爾茲伯里大教堂。
這座13世紀早期的哥特式建筑是英國最高的塔樓(123米),擁有四份《大憲章》中保存最完好的一份,此外還擁有歐洲最古老的機械塔鐘。
圣誕節教堂裝飾
圣誕節教堂裝飾
歐洲教堂的地上大多都會有墓碑,逝者表示謙卑,等待大審判之日的復活。所以來到教堂后低頭看看墓碑,也成了我的一個習慣,為此我總能發現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墓碑。
下圖這是英國前首相愛德華·西斯的墓碑,他在任時成功推動英國加入了歐盟,即當時的歐洲共同體。若是泉下有知,對于如今的英國脫歐,不知道他會不會發出一聲嘆息……
下圖這個看起來很高大上的墓碑,已經有800多年的歷史了。他是亨利二世的私生子,第一個被葬在這個教堂里的人。
參觀完Salisbury Cathedral,時間尚早,我臨時起意去了Romsey Abbey。與其他參觀過的大教堂相比,Romsey Abbey雖名不見經傳,但卻已有千年的歷史。
這是座諾曼式風格的典型建筑,這在哥特式和巴洛克式為主流的歐洲教堂中顯得十分特別。其實,Winchester Cathedral(溫徹斯特教堂)最初也有著一部分諾曼式建筑風格,后期擴建時,才將其主體擴建成了早期英國哥特式風格。
這座教堂讓我感到意外的溫暖。剛進門,一位老爺爺便迎上來給了孩子們每人一張教堂的展示圖。這個圖其實是一個小游戲,一共有11處標志,讓孩子們在教堂里找到這些標志,然后從細節了解教堂。
一共11處,每一處都有小羊標志。
有了這個圖,孩子們參觀起教堂來就格外興致勃勃。陪著他們,我也不再走馬觀花。
說一個很有意思的小故事:相傳下圖這個生活在14世紀的名叫圣尼古拉斯的人就是圣誕老人的原型。他是個超有愛心的人,經常幫助窮人,也是他將禮物放進掛在床頭的襪子里送給別人。到了16世紀,這位圣尼古拉斯就演化成了SantaClaus/Father Christmas。
參觀完教堂,老爺爺還邀請我們一起喝下午茶。說實話,參觀了那么多座教堂,我還是第一次在教堂里享受下午茶。
邊喝下午茶,邊聽老爺爺嘮嘮磕。老爺爺說,Romsey是蒙巴頓家族的封地,和英國女王是親戚。前兩年英國女王還來Romsey參加了某個蒙巴頓家族人的婚禮。說起見過女王本人,老爺爺言語中都是滿滿的自豪感。
老爺爺還給我們科普了一下,說近代蒙巴頓家族最有名的一個人就是路易斯·蒙巴頓,二戰時期的英國海軍元帥,東南亞盟軍總司令。我后來百度了一下,這個人還挺傳奇的,這里就不展開聊了,有興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查一下。
時光飛逝,不知不覺中和老爺爺聊到了天黑,和老爺爺約好下次會繼續來聽他講故事。
寂靜只屬于圣誕節當天,26號是boxing day,英國的剁手節,整個英國將會重回喧囂。
Ching在英國
和國內香火鼎盛的廟宇不同,歐洲的教堂大多很寧靜。走在歐洲的教堂中,不管是否相信主的存在,都難免有一種不可名狀的崇敬和肅穆,仿佛走入了歷史畫卷,與外面的塵世隔絕,內心總是出奇的平靜。望著恢宏的教堂,我不由由衷感嘆古人的高超技巧。最后,Ching在這里提前祝大家新年快樂,我們2018再見!
Ching在英國,每周五更新,下期不見不散!
本文系原創,轉載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