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去參加了英國一年一度的“Independent Schools Show”,這是英國最大規模的私立中學群展。有約180家學校參展,哈羅公學和惠靈頓公學也在其中。
比較有意思的是,大多數英國中學在展會上的宣傳并不強調自己的升學率有多高,更多的是突出自己的課外活動有多豐富,強調學校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有的學校還會以自己優美的校園環境來作為賣點。
當然,有一些學校也會講升學率,這往往是一些頂尖私校,他們強調的是oxbridge rate(升入牛津劍橋的比例)。
過去5年英國中學oxbridge rate排名
展會上許多家長是帶著孩子過去的,學校老師會熱情地邀請家長和孩子去學校實地參觀。我碰到一所寄宿中學,老師讓家長不要急于做決定,可以先去他們學校體驗2個晚上,白天上課,晚上住在宿舍,以獲得更直觀的感受。
在展會現場聽了兩場講座,第一場是辯論形式的講座,單一性別學校PK混校。與其說是兩位校長間的辯論,不如說是各自觀點的闡述。
單一性別學校的校長說,從數據來看,單一性別學校的升學數據更為理想,可見根據學生的性別進行針對性教學的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此外也沒有戀愛的打擾。
混校的校長說,學生應該生活在真實的環境里,教育就該為學生的將來做準備。從升學數據看,混校是不如單一性別學校,但每個大學的錄取標準是不一樣的,這并不能成為判斷單一性別學校一定好于混校的標準。
其實,無論是單一性別學校還是混校,背后都有非常多的理論依據在支撐,各有自己優勢和劣勢,實際情況兩種學校也都培養了許多成功人士。說到底,家長在選擇學校的時候更多的應該考慮孩子的性格因素,而不是根據家族習慣或者固定思維來判斷。
第二場講座是哈羅校長主講的“如何選擇學?!?。主要觀點是沒有最好的學校,只有最適合的學校。他舉了自己女兒的例子,他女兒原先在最頂尖的女校中就讀,成績幾乎是吊車尾。他果斷轉學到了稍次一些的學校,他女兒的成績就在中上游水平了。哈羅校長強調說,自信對一個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套用一句俗語:寧為雞首,不為鳳尾。
在談到教育投資的時候,哈羅校長說,英國公立中學(Grammar School)確實非常出色,但公立中學的出色只在學業成績上,而私立中學,可以讓學生在各個方面都得到良好的發展,讓學生成為社會的精英,而不僅僅是在學術上。
他認為,家長不該因為經濟不景氣的原因放棄私立學校。他覺得,為了孩子能入讀一所好的私立學校,搬家換工作都是值得的。
英國的公立學校,中國學生是不能申請的,只有鮮少幾所公立中學對中國學生開放,但學校很不理想。下面,Ching給大家推薦幾所國際生能申請的英國私立精英中學。
布萊頓學院 Brighton College
位置:布萊頓
類型:走讀及寄宿制混合中學
學生年齡:11-18歲
學生人數:910名
牛劍錄取率:21%
建立于1845年,注重學生整體方面的教育。在過去的5年中,學校每年的A-level考試成績都在不斷提升,位于全英國前列。
圣瑪麗中學 St. Mary’s Ascot
位置:阿斯科特
類型:走讀及寄宿制女子中學
學生年齡:11-18歲
學生人數:391名
牛劍錄取率:27%
建于1885年,頂級私立中型女校。2016年被英國私立教育權威雜志評為年度最佳學校。
威科姆阿貝女子中學 Wycome Abbey
位置:白金漢郡
類型:走讀及寄宿制女子中學
學生年齡:11-18歲
學生人數:589名
牛劍錄取率:34%
建于1896年,學霸級代表,長期位居英國私校綜排榜top 10。
佩斯學校 The Perse School
位置:劍橋
類型:走讀混合中學
學生年齡:16-18歲
學生人數:1129名
牛劍錄取率:25%
建于1615年,劍橋當地的走讀學校,每年向牛津劍橋輸送了大批學子。學校里很多學生的父母就是劍橋大學的老師。只對國際生開放A-level階段課程。
Ching有話說
隨著國內低齡留學熱潮的不斷升溫,很多英國精英中學對中國學生的錄取率幾乎是百里挑一,競爭相當激烈。根據今年的操作經驗,英國中學的GCSE 10年級雖然可以插班,但申請難度非常非常大,9年級入學申請也越來越難。低齡留學必須早申請早規劃,最佳入學時間是7年級,再遲9年級也可以,但是錯過這兩個時間,想要申請英國頂尖中學就幾乎是不可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