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童鞋在選擇專業的時候都有看到過這些:MSc、MA、MRes 等學位縮寫。你真正能分得清楚嗎?想要去英國讀碩士,究竟應該選擇什么專業呢?轉專業又有什么轉法呢?且聽小編為大家慢慢道來哦!
英國碩士留學四大類
MSc(Master of Science)
理學碩士,學期一年,這種學位是典型的授課型碩士,也是中國學生出去讀碩士最通常讀的一種學位。這種學位,在英國教育體系中有四個特色:
如果你本科畢業后就開始工作了,多年之后發現自己需要進修,那么你就可以選擇這種學位了。這種學位的特點就是快速回顧本科3年該領域的核心知識,并且介紹目前該領域的最新的觀點或者簡單介紹相關知識的應用。
濃縮性、對口性、實用性被貫穿在這個學位中,幾乎沒有研究的成分。學生不停地上課,學習理論,最后挑選一個課題寫一篇論文畢業即可。從這個意義上講,MSc主要是面向工作,而非面向研究的。畢業后的大多數人都直接走向了工作崗位。
其實大家不難發現,這種學位與國內大學本科第四年有很多相似之處。一些MSc要求申請者有工作經驗,因為有了工作經驗,才會有想法,在最后的課題選擇中才會更加主動。
所以,在國內工作過的人,如果想出國再提升自己,之后再回到工作崗位,MSc 不失為你的最佳選擇。
MPhil(Master of Philosophy)
哲學碩士,學期2年,是攻讀PhD(哲學博士)期間,因為研究進度不達標、考核不合格或其他原因中途肄業而被頒發的學位。表明該學生接受了PhD的訓練,但是沒有達到PhD的水平。
但是,MPhil也可以作為獨立的學位申請。在這種情況下,順利讀完MPhil的學生可以直接跳入PhD的最后一年,如果研究出色則直接授予PhD學位。
需要注意的是,劍橋大學的 MPhil 也就是普通意義上的MSc 或者MA,一年。有的童鞋會問劍橋大學為什么與眾不同呢?觀察君猜測還不是因為她太牛了。
MRes(Master of Research)
研究碩士,學期1年。攻讀PhD對一般人而言有知識困難和研究能力匱乏這兩大困難。MSc,只能彌補知識上的不足,卻缺乏研究成分。MRes,集教學與研究為一體,既教學生相關知識,也教學生研究方法。
不同專業的MRes情況也不一樣,對于工科學生來說,MRes第一學期會在教室接受知識學習,迅速達到一個研究生水平。然后從第二學期開始,課堂上會有很多小組討論,并且各種關于研究方法、溝通能力、講演能力的課程會走進課堂,你會從一個學生向預備研究人員轉變。
第三學期,可能會將你派到某一個研究所、公司、實驗室、野外觀測點等進行調查研究,這時你所做的工作完全是一個研究人員的工作。最后的畢業論文,其實也就是你工作期間的研究報告。對于理科學生而言,MRes則表現為較MSc更多的課業量,并且課程的專業性、深度和針對性更強。
MRes 課程并非任何一個專業都開設,一般只有工科和理科開設。而且,MRes通常都是小班上課,因為學校非常希望MRes的畢業生能夠繼續攻讀PhD。
所以,MRes對于出國留學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一年時間同時完成知識的飛躍和研究能力的提升,直接為PhD做好充分準備。所以,對于計劃攻讀PhD的學生,MRes是首選。
近年來 MRes 的發展趨勢:因為MRes 越來越呈現出重視研究的特點,一些學校干脆將 MRes 和 PhD 結合為1+3形式,即綜合學位。無論從招生初衷還是培養模式上,MRes 都表現出一種“碩博連讀”的特征。這與國內的“碩博連讀”是不同的,因為英國的高等教育畢竟是“寬進嚴出”,每年都會刷掉一批人,所以無法通過 MRes 考核的學生依然沒有機會進入PhD階段。
Master by Research
理學碩士,學期2年,這種學位經常被拿來與普通的MSc進行對比,也被認為是能與中國三年制碩士對等的學位。
這種學位的攻讀辦法,不像本科生或者一般MSc學生上的那種大課,而是參加討論,花更多時間進行研究,同時享有一切的學校、學院資源。這種學位之所以不被看好,可能就是覺得與其攻讀它,不妨直接讀MPhil或者PhD更好。